3)第1154章 你说你的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然会慢慢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孤臣。

  换句话说,朝中大臣或许会和他一起在需要的时候进谏,但是,却绝不会有人和他有所深交。

  这样的一个人,在陈镒看来,恰好可以承担这个角色。

  所以,在和朱祁钰谈过之后,陈镒便上了这份奏疏,他想用自己最后的影响力,帮助王竑上位。

  对于陈镒来说,他自己的性格成不了这个‘魏征’,私心上,他或许也不想成为‘魏征’。

  因此,当他知道,自己等的那个契机终于到来的时候,才会想要让王竑来替他掌管都察院,统领科道。

  不过,对于朱祁钰来说,他显然并不这么想。

  大明需要的是一个象征性的‘魏征’,他也不想事事都真的受王竑的掣肘,所以,一旦让王竑真的成为都察院的坐堂官,那么,很多事情未必能如他预想的那样顺利了。

  所以,留着陈镒在朝中,至少能够在需要稳定科道的时候起到作用。

  基于这一点,他也只能让这位老臣,继续在辛劳一段时间了……

  不出意外的是,这道旨意发出之后,朝中倒是有不少人觉得,天子开始优容科道,恢复听言纳谏的本色,所以,在此后的两次早朝上,以王竑为首的几个御史,纷纷上奏,再请停罢造船一事。

  但是,很快,朱祁钰就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朝堂上谏言归谏言,可是,下给兵部和户部的旨意,却不仅没有丝毫变化,甚至于,还催促二者加快进度。

  毕竟,朱祁钰只说让他们该上奏的上奏,该进谏的进谏,可没说自己一定会听……

  一段时间过后,朝堂上下也看出了天子的态度之坚决,因此,也渐渐的都偃旗息鼓了。

  王竑虽然仍旧坚持不妥,时常提起此事,但是,奈何他自己又做不了主,何况,这又不是什么攸关社稷的大事,虽然王竑性格冲动,却也不至于闹出来什么叩阙跪谏的过激举动。

  不过,有了王竑这么个科道吉祥物在,朝堂上一众大臣倒是放松了许多,在朝堂上也确实更敢开口了。

  解决了这桩事,紧接着绕回来,便是京察一事了。

  乾清宫。

  依旧是王文,沈翼,金濂三大尚书,加上张敏,俞士悦两个内阁大臣。

  朱祁钰坐在御座上,看了一眼摊在自己面前的几份奏疏,道。

  “沈尚书,你先来说吧。”

  “谢陛下。”

  于是,沈翼表情沉重的上前,开口道。

  “户部刚刚得报,南直隶,河南,湖广等三府之地,已逾三月未雨,目前看来,这三府之地,基本上要颗粒无收,另有徐州,山东等处,雨水连绵,已过半月未停,若是再过几日,雨水仍然不停,则灾情恐怕要扩散到十府之地,而且,这还只是全无收成的州府。”

  “如果说,算上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的州府,此次灾情之严重,恐怕要比去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