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154章 你说你的_皇兄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江西旱灾更甚数倍。”

  “户部已经紧急调拨了二十万两的赈灾银两,命各地立刻筹集粮食,先行赈灾,国库中的粮食也在紧急出库。”

  “但是,如今看来,这些银两远远不足,按照陛下的旨意,从下个月开始,京畿之内所有官员的俸禄,以胡椒苏木折三,剩余部分统一折银发给,朝廷储备的所有粮食,全部优先供应征倭大军和赈灾之用。”

  所以说,关键时刻,沈尚书还是顶得上的。

  他的这番话,并不是在和在场的众人商议,而且明显已经和天子达成了一致,打算直接施行了。

  话音落下,除了内阁的两人之外,剩下的大臣意外之余,心绪也同样变得有些沉重。

  他们早就听闻了河南等地的灾情,但是,却没想到这么严重。

  沈翼说完之后,朱祁钰也开口道。

  “大灾之年,需要朝廷上下同心协力,这些日子,刑部又审结了十二桩案子,这些官员抄没所得的家产,朕已经命人清点清楚,除掉一些古玩字画之类,可以折成银两的,大约有三十二万两。”

  “这次灾情汹汹,所以,朕已经命锦衣卫将这些银两造册,分赴给各受灾之地或临近之处的矿税太监,由他们在各处就地购置粮食,购完之后,直接运送到府衙当中,用于赈灾。”

  “朕已经下旨给了这些矿税太监,按照银两的额度,命他们在十日之内,筹集到所需的粮食,如若延期,重惩不贷!”

  “除此之外,朕会下旨给受灾各处的藩王,命他们竭尽全力救灾,同时,借皇庄接纳灾民,力争能够平稳度过此次灾情。”

  整个朝廷上下,如果说有谁是对此次大灾有所预料的话,那么,就只有朱祁钰一人了。

  既然早就知道,那么,他必然不会毫无准备。

  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先从大计开始‘开源’的原因所在,大计涉及到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外官。

  正因于此,他们的家产一般也都在当地,当然,田宅的话,一般会购置在老家,但是总归,大都不会在京城。

  此次受灾的河南,湖广等处,被抓出来的官员不少,相较于由京城运送粮食,直接在当地购置,显然更加便利。

  当然,这么做也有缺点,那就是,当地的粮商,肯定会借机哄抬粮价。

  不过,在场的大臣们,却并没有一个人提出这一点。

  不为别的,只因为,刚刚天子的一句话,那就是,这些负责购粮的人,是分赴各地的矿税太监。

  以之前宋文毅在京畿附近的所作所为来看,这帮矿税太监,基本上就是弱化版的舒良。

  那些在官府过了文书,‘自愿’买卖田地的乡绅,都能被再次‘自愿’卖给皇庄。

  如今,有了皇帝的圣旨,他们又岂会收敛?

  听听皇帝是怎么说的,十日之内,必须按照拿到银两的额度,筹集到所需的粮食。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

  那就是,不管什么手段,反正十日之后,皇帝要见到粮食运到府衙,如果办不好,那这些矿税太监,恐怕也就回不来了。

  如此一来,这帮太监们会疯狂到什么程度……

  老大人们心中摇了摇头,但是面上,却半句话都没有多说,或许,换了某些急脾气的科道过来,会对这种有违法度的事情提出反对。

  但是,在场的众人都明白事急从权的道理,何况,天子这副态度,也并没有要征求他们意见的意思。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将他们这些人叫过来,应该是……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