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情报买卖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边,刘青山和叶宇驰在中环码头分开之后,找了个没人的角落进入了随身空间。

  足球场大小的空间里已经摆满了各种货物,包括从印度买的大批仿制药、粮食,通过秦安邦跟国家贷款购买的一批军火,还有一条53式步骑枪生产线和一条毫米子弹生产线。

  然后,他拿出了一份资料。

  那是盖世太保的头子跟他购买的情报,而情报上,则写着‘台尔曼’的名字。

  台尔曼是德共领导人,现在应该是德国第四大党派,前面分别是希特勒的纳粹党和两个支持新登堡的民主党派。

  而下个月,也就是1932年3月份,德国将举行新一任大选,德共的候选人就是台尔曼,他讲面对已经在位十几年的新登堡和纳粹崛起的希特勒。

  找他购买这份情报的,则是党卫军的领袖希姆莱。

  反正明年就是国会纵火案了,在历史上台尔曼注定了无法避免被抓捕的命运,德共也因为国会纵火案被迫解散。

  刘青山这样安慰着自己,没有必要为一个必定牺牲的人心存不安,利用他最后的价值,给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拯救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本来你就会死,就让我利用你的情报,赚取一些利益吧。”刘青山看着请报上的那个英俊男子,低声呢喃着:“你放心,希特勒也会去陪你的。”

  穿越时空。

  b时空,1932年2月22日,德国汉堡,早上七点。

  海德拉贸易公司总部位于汉堡的仓库,刘青山把一批粮食放进去后,走到了还未开门的海德拉贸易公司总部前,皱着眉头看了看时间表。

  周围已经有很多青壮年,或者说失去工作的人,在码头试图寻找一份工作,哪怕是搬运工也行,这样他们就有钱购买一家人今日的口粮。海德拉贸易公司是刘青山上次来德国之后注册的公司,注册资本是一百万马克,公司主要以海运为主,名下有一艘万吨级海船和两艘五千吨级海船,都被派出去往印度洋方向走。

  而主要经营东亚航运的安布雷拉公司则在马六甲的吉隆坡囤积了不少粮食,卖给海德拉公司,海德拉公司再拉回德国,卖给政府或粮食大亨,总之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次刘青山顺道从香港买了五千吨小麦和三千吨土豆,直接倒运过来。

  “老板!”一名华人从里打开了海德拉公司的大门,见到刘青山,欣喜的同时有点紧张地喊道。

  “嗯,德特里希呢?”刘青山手里提着一个箱子,一边往公司里面走。

  “德特里希经理喝醉了。”华人员工小声说道:“他昨天跟一个好像是斯拉夫人的大胡子喝酒,很晚才回来,但好像谈成了几个买卖。”

  “哦?”刘青山来了兴趣,走到了最里面的总经理室,还没进去,在门外就听到了震天的鼾声。

  华人员工小心翼翼地打开门,刘青山进入,看到了躺在沙发上呼呼大睡的德特里希。

  刘青山没有去叫醒他,只是走到了办公桌前,拿起了几份文件查看起来。

  虽然德特里希的样子不着调,但确实做成了几个单子。

  主要是跟苏联人的土豆交易,他买下了汉堡几家倒闭的工厂,然后跟苏联人谈成了土豆换工厂设备的交易。

  “你叫安磊是吧?”刘青山看向这个华人小哥。

  “是的,老板!”三十多岁的安磊是上次世界大战后遗留的华工,他被运到法国做工的时候才十六七岁,战争结束后,流离失所,辗转来到了汉堡市寻求工作,被刘青山的公司招募。

  “嗯,你把这份文件,邮寄到这个地址。”刘青山想了想,给了几张马克说道:“用公司的真实地址,寄信人就写‘银蚁。”

  “好的!老板!”安磊兴高采烈的结果消费,乐滋滋地跑了出去。

  刘青山则坐在办公桌后,翻阅起公司的账目和文件。

  对面,则是鼾声如雷,毫不知情自己大老板已经来到总公司的德特里希。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