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工业布局_民国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输过来,成本增加不少,我们的产品出厂价就高不少,很难找到渠道销售啊!”黄开仁,三十多岁,出身上海某银行职员家庭,自小对商业耳濡目染,曾在英国某公司担任经理,后来自己出钱开了个小公司,主要从事南洋和印度洋的原材料和部分工业产品。

  昨天刘青山连带着黄开仁把他整个公司都买下来了,也算是解决了一部分原材料的问题。

  “销售方面你不用担心,实在没有办法,总公司那边会包圆一部分产量。”刘青山看了看上面的工厂建设情况和预计投产情况,安抚着黄开仁。

  “对了,我准备去重庆和成都开厂,你帮我做几个方案出来吧。”刘青山算了算事件,现在差不多可以开始在重庆布局了。

  “哦?需要什么工厂的方案?”黄开仁抚了抚眼镜框,感觉这位年轻得不像话的老板要开始搞大动作了。

  果然,只听刘青山说道:“你先派人考察一下重庆周边的情况,然后在重庆开一批工厂,就按照在上海的这批工厂模版,规模不用太大,半年到一年内能投产就行了。”

  “然后重庆那边开一个小型军械厂,以维修步枪和机枪、迫击炮为主,你想办法派人去山西和河北、河南那边招募工人,越多越好,我记得太原兵工厂解散后至少有上万工人流散在北方,还有东三省沦陷后,沈阳兵工厂的工人也往关内跑了不少,除了天津和河南的兵工厂收了一些人,还有很多工人都处于失业状态,你想办法尽量把这些人都招募过来。”

  太原兵工厂原本拥有不错的火炮生产能力,在其巅峰时期,拥有各种机械三千八百部,职工一万五千人,月产轻重火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三千支,机枪十五挺,冲锋枪九百支,炮弹万发,迫击炮弹九千发,子弹四百万发,在国内兵工厂中名列前茅,也是阎锡山能把晋绥军扩编到三十万的底气。

  可惜中原大战失败后,随着阎锡山下野,这个兵工厂也被拆解为太原修械所。原有的万名职工裁减为1800名,只作一些军械修配和民品生产。

  太原兵工厂的上万名职业工人下落不明,不是去了南方的巩县兵工厂就是去了天津的兵工厂。

  还有东北的沈阳兵工厂,在沦陷前,拥有各类激起八千余部,职工两万多人,年产步枪六万支,从轻重机枪到100毫米以上的重炮都能生产,可惜现在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很多机械本来就是在日本购买的,所以不少机械被运回日本补充日本本土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就此没落。

  刘青山现在要做的,就是收拢这些工人,给他们提供岗位,等待某天让他们重回军械生产的第一线。

  他准备在上海和重庆建立两个工业区,不用太大,半年或一年内能投产就行。

  然后利用这两个工业区培养工业人才的同时,给世人一种,他的工人和技术都是从上海获得得国外支持援助发展起来的。

  刘青山的工业建设计划分为三步走,上海和重庆是第一步,建设两个小型工业园区提供技术和人才,吸引目光。

  成都则是他的计划中的第二步,也就是等双刘之战结束后,成都将作为他发展的大后方,用于建设包括兵工厂在内的大型工业区,未来五年的重点发展地区。

  至于计划的第三步,刘青山的目光则望向了陕北和白云鄂博——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