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九六章 双兴阻击_抗联193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于四九的北满大地寒风刺骨,万物萧瑟,一场大雪又使大地一片苍茫,房屋、树木、农田、山丘以及平原混为一体,抬头望去全是白茫茫一片雪海,此时此景更透出几分寒意。笔&趣&阁www.biquge.info而在汤原县振兴乡一处叫双兴的村落几百米外却是枪炮齐鸣,浓烟滚滚,震耳的喊杀声把四周树上囤积厚厚的震落下来。

  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不到3000万的百姓,其中很多都是闯关东过来的,广大山区人烟稀少。人口太少,居住很分散,相距远,几户,十几户聚居,很难组织起来,而且他们很多是刚迁居东北的新移民,本身也在艰难适应陌生环境。后世还在的一些老人,他们几乎没见过日本人,老百姓受到的直接威胁少,因此几乎很难有直接冲突。可能是因为当地的老百姓生活的地方实在是太偏僻,日本人认为没有必要所以没有管理。

  然而就是因为一次疏忽造成这一次行动的暴露,这让松井支队支队长松井贯一少将的突袭计划受阻,同时也让正在雪地上行军的孟庆山躲过一次致命的袭击。

  早在一开始孟庆山就清楚的知道东北的人口分布和关内有很大不同,东北的人口大部分都是在城市中,即使是在他前世的那个时代,东北的城市人口也只占到了60%,这和关内,尤其是南方有很大不同。东北的人口偏少,当时的东北人口总数大概也就三千万到四千万之间,这些人分布在东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是相当低的,虽然这有助于部队的回旋空间,但是获得补充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而且,当时东北的主要城市和县城都是建立在平原上,敌人的机动能力很强,敌人可以通过控制居民点和主要交通线路遏制住抗联的发展,为此孟庆山一开始就实施了移民在各个地方安置一个个村落,这些村落一边自力更生种地养活自己,一边训练为主力部队输送新鲜的血液,同时也是抗联的眼睛,一旦有什么风催草动第一时间就会把消息传到抗联总部。

  在鬼子寻找可以过江的江面的时候,就被双兴哨兵发现了,哨兵立即发出了警示,当双兴村村长同时也是生产建设兵团连长葛大壮赶到后就发现已经有一百多名鬼子登岸了,葛大壮看了一下眼前的形式叹了口气,派两个民兵赶往振兴乡向营部报告,同时派出一个班回到村里让村里的老弱上山躲起来,葛大壮先是带着剩下的人在雪地里埋起了地雷,然后带着人慢慢靠近鬼子。

  按现在敌我的兵力来看,葛大壮应该快撤退才对,但他是抗联老兵出身,战斗经验丰富,知道这批鬼子不好好在房子里呆着跑到这嘎达里来肯定不是小事,现在前方主力部队正在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