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6章 粮食方面的开源节流!_大明:开局错把朱元璋认做了爹朱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迭,但不得不说,仅仅训练了四天,队员们身上便多了一股之前所没有的气势。

  这让之前训练这些队员的夏原吉本人佩服得不得了。

  这一天。

  朱林刚回到九十五号院,就发现工部尚书费振早已在此等待。

  傍晚。

  铁花早已做好了饭菜。

  朱林刚坐下。

  费振便急不可耐的搬着椅子往朱林身边一坐。

  朱林端起碗夹了一口菜,笑呵呵道:“费大人,你这么着急,发生了什么事?该不会是修建青龙城的那些工人出了啥波折吧?”

  “比这件事的问题更大。”

  费振面色凝重。

  “说。”

  朱林将菜往碗中一放,连同碗一起放了下来。

  费振将放在肩膀上的毛坎肩摘了下来,搓了搓手:“先跟朱小郎君说一声新年好了!不过,这才新年,就有大问题了。青龙城的基础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粮食却不够了。”

  “什么?”

  朱林眉头微皱。

  “之前,在这些后勤方面,尤其是粮食,经过朱小郎君你指点,早就计算的差不多了,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为了这几万的工匠,我们准备了一万多担粮食,这一万多担的粮食怎么都能撑个半个月以上,但现在青龙城那里,可不仅仅是几万工匠这么简单!因为这些工匠的存在,也让不少小商人跑到那做买卖,甚至自行搭起了木棚子茅草屋,所以那边的粮食损耗极大。”

  “费大人,这倒是我之前没想到的,没有想到,这青龙城的虹吸效应如此之大?”

  “虹吸效应?”

  “是啊!费大人应该见过大江大河里的那些漩涡吧?那些漩涡越大,从周围吸过来的水自然也就越大了,现在青龙城的建设有这般规模,自然有不少有眼力见的商人小贩跑到那边去做工匠的生意!而且,随着这些小商小贩越来越多,服务这些小商小贩的其他服务业的人也就更多了,比如说……青楼里的那些女子。如此一来,青龙城的人口规模自然会比之前大得多了。”

  “对对对,朱小狼君所言极是!原本我们预料在建设期间,青龙城附近也就不过几万人,而到现在这般规模,除了那些受朝廷征召而来的工匠,还有一些自发前来的匠人也来到此地,再加上其他那些人,只怕现在在青龙城建设地上就有八九万人了。”

  费珍一想到这一点,头上的汗噌的一下就冒了出来,大冬天的愣是忍不住的用手擦了擦。

  朱林表情同样凝重。

  其实。

  这多少跟他也有关系。

  大明初年,户籍制度虽不如之后那么严格,但人口的流动也是受到管控的。

  不过。

  年前。

  朱林曾经向便宜老爹建议,既然想扩大国税就得发展工商业,而工商业发达的核心就是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因此,对于这两方面的管制都要比之前小得多。

  在朱林看来,只要在一些关键节点设卡巡逻盘查身份就可,不需在每个路口都执行严格的检查制度。

  毕竟。

  漠北的残元虽然不断骚扰边关,可是他们也知道,不可能再有反攻中原的那一天了,派到大明来的奸细这些年已经少得多了。

  尤其是随着大明建立,人心归附,愿意替残元卖命的明人越来越少。

  而至于那些残元本土人,一到这大明地界就能被认出来,又怎么好行细作之事呢?

  但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人口流动管制减少,使得各地老百姓都想往日益繁忙的金陵城而来,才造成青龙城现在才刚刚建立地基,就有八九万人的规模。

  朱林苦笑一声。

  费镇却万般无奈:“朱小郎君,那你看……应如何是好啊?现在这般情况,对待那些前来的大胆百姓,收也不是,赶也不是,可有何良策缓解青龙城那边的粮食供应呢?”

  “金陵城的存粮不多了吗?”

  朱林问道。

  “是的。”

  费振认真的点点头。

  朱林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随后打了个响指说道:“那行啊,粮食也是要开源节流的!这么多张口,又都是干活的人,要想节流,让他们少吃一点,不现实,那么就得开源了。”

  “如何开源?”

  费振立刻追问道。

  朱林神秘一笑:“简单……”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