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第75章水密隔舱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成了一半。匠工们干活时,铆实,捻紧,木板交叠,干愈细,船的寿命就愈长久。”

  经过木料场时,裴少淮木头粗细、横截木纹各有不同,显然是木料有别,于是停下多端详了一会。

  王匠头适时上解释道:“海水咸苦,造海船比造河船对木料要求更高一。油松木长泡不烂,可做龙骨,樟木不易裂,可做舱板,杉木轻韧,可做底板。”

  王匠头带裴少淮进有人把守的仓库中,指着单独摆放几柱木料,道:“这几根才是最贵的,是专程从滇南运的,留着做船舵。”

  船舵由船上舵杆和船尾舵板组成,通过改变舵板的方向,船下水流向左或是向右,从而实现船只转向。

  这便意味着舵杆、舵板需要由极坚硬的木材制成。

  裴少淮望向那几根木材,只木质坚沉,心材黄红,髓纹细美,用手一触,紧密如铁般发凉。

  是上好的铁木,又叫铁梨木。

  无怪王匠头要叫人单独守此木料。

  王匠头道:“船舵如鱼尾,掌控船舵才能乘风御浪,船舵的好坏可全依仗这几根木头。”可其重要『性』。

  忙活了好几日,裴少淮在造船厂内大开眼界,让他不不赞叹先辈们的智慧。裴少淮心想,在材料匮乏、纯靠人的世道,先辈们用一次次的试验,选出最合适的材料,又一辈辈传承改进,从而造出御海的大船。

  这是一种漫长而又沉稳的智慧。

  过了半月,裴少淮再次访。此时,龙骨外已经安装好紧密的底板,船只初雏形,宛若一只竹叶状的大碗,从上往下时,里面空空如。

  王匠头到裴少淮,神秘兮兮道:“裴举人正巧,船只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今日开工。”

  裴少淮听后,欢喜又好奇。

  木造船只能在茫茫沧海上航行,除了选材和手工细致以外,必定有其智慧之处,想这道最关键的工序可以探一二。

  “裴举人请随我。”王匠头带路道。

  二人到船坞高架台上,可以空船壳里,数十人正在合做工。

  他们沿着主龙骨搭起一道厚厚的竖直舱壁,分成左右两半,再继续装上一排排的横舱壁,把船只底仓隔成了一格格,舱壁密封,互不相通。

  细数,共有十八宫格。

  “此乃第三道工序,安装水密隔舱。”王匠头道,他买了个关子,又问,“裴举人不妨猜一猜,此举有用,为称之为最关键的一道工序。”

  裴少淮世历事虽多,不曾细学过古造船术,初一听水密隔舱不知为物。但他很快就想到了水中竹筏,一节节的竹子漂浮于水上,倘若只是某一节竹筒破了,竹子不会沉。

  因为竹节隔膜把竹子分为了许多节竹筒。

  破一壁而未破全身。

  水密隔舱应用的正是这个道,十八个宫格互不相通,倘若海上触礁或是被敌寇炮轰,船体不幸破损,亦只是某个隔舱进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