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5章 第 205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子们拦开,几名官差小心提着两宗长卷,张贴于贡院墙上,同时又有报喜人马从府衙出发,喧闹声达到最盛。

  曾经同围在旧院一盏油灯前苦读的家贫子们,惊然发现榜上出现了许多熟悉的名字,再读户籍,确认无疑。

  不知是谁起的头,有人高喝唱响榜单,周边人随之齐唱,但凡能看到长案的学子,都跟着唱了起来,一声更比一声洪亮,如波澜一般传到人群外,又传到了大街小巷。

  如此,当真是响榜。

  哪怕是未上榜的家贫子,都很受了一番激励。

  只要榜单上还留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路虽远,步虽慢,然终有抵达的一日。

  “千人唱榜”,此事当日便传开了,成了一桩美谈。

  ……

  府试尘埃落定,两三日

  后,府衙举办晚宴,新中式的童生着圆领蓝袍拜见座师。

  二十五岁的裴少淮身着官服,脚蹬皂靴,立于正堂当中,受诸位门生的拜见。

  场下众人,有十四五岁初试即过的年轻人,也不乏比裴少淮年长许多、三四十岁的中年读书人。

  礼节毕,府试案首立于最前,诵恩辞,其中有道:“……座师身一方之师表,兴一方之学风,德为表率,艺为型范,赫赫之光……”

  这是诵座师赏识之恩的常见笔法。

  裴少淮听完后,笑着摇摇头,说道:“非本官谦言,闽南学风文风鼎盛已久,世人皆知,非本官之功。”

  他列举道:“自唐宋科考以来,闽地比屋邻里多以儒学为业,科目得人之盛,天下鲜俪。福州家庠序而入诗书,建宁民之秀者狎于文,泉州家诗书而户业学,同安、南安地虽小,然士知读书尚礼[1]……处处种种,即便地薄渔少,亦不忘资子弟以攻读,以子弟知读书为家族之荣。”

  这种底蕴不是数年一时可以造就的。

  裴少淮所做是立于此基础之上。

  列举之后,裴少淮才又道:“明珠藏椟蒙尘,世人暂时不见其光,本官所做不过是略加以擦拭,使其辉光显现一二罢了。”

  一番列举使得学子们心中乡土之情渐浓,一句“明珠藏椟蒙尘”又叫他们想起此地的种种历难,心生壮志。

  学子岂不明白,座师的既是自谦,也是在激励他们——理应重现明珠之光。

  个个仰望着,目光烁烁。

  “明珠之光,非几家几人位列高堂,身居高官而已。身着童生蓝袍,虽只是功名之末,但亦要有文人风骨,站得正坐得直,不忘本心。”

  “我等谨听座师教诲。”

  几息沉默后,人群中有一中年学子洪声道:“门生知晓自己缘何中式了!”此话听着,好似他中式是个意外,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众人望去,只见此人年近四十,一身蓝袍不仅不合身,还几处缝补。

  众人开道,中年学子往前几步,继续道:“朝廷推行以银抵税、丈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