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 (三)_我们的164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本人要请假一天,单位突然有急事,忙到现在。

  梅乐芝经理的这本科普文的第一二节正在重写,先第三章,由于要给汉唐集团用,欢迎大家指正。

  第3节重力-浮力

  走在地球上,都能感觉到重力的影响,比如爬山就比走平路累。不过有意识思考分析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人牛顿。或许有其他人在牛顿之前分析过,但尚未现文献记录。牛顿现,地球上缺乏支撑的物品,总是落在地面上,而月球却一直挂在空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地球对任何物体都有吸引力,我们通常称之为重力。而月球一直在远离地球,地球又在吸引月球,二者刚刚好达到平衡。如果月球远离的趋势更大一些,月球就一去无影踪。如果地球吸引力更大一些,月球就一头扎进地球的怀抱。但不必赞叹我们的运气,那些远离趋势和吸引力达不到平衡的卫星,早就消失了。只有达到平衡的,才能等到我们出现。

  重力使大气得以存在,海洋得以形成。水有重量,并且我们的身体大部分都是水,我们大致就相当于一个人形的水囊。大气也有重量,这个重量压在我们身上,就是大气压。

  我们在水中游泳或走动,和在地面上跑走相比,就感到很吃力。而在地面上跑走,其实是在大气中进行的,但是感觉差异如此之大,是因为大气和水相比,稀薄得多。当然如果跑得飞快,也能感到迎面风的力度在增加。

  大气:

  我们生活的大气层厚度可以达2ooo公里,但实际上从地面算起,过1o公里就非常稀薄了。(在地球上,地面高度变化很剧烈,使用海面作为高度的基本指标可以保证数据统一。所以后面的高度都是按照海平面为基础的,称之为海拔高度。)过1oo公里,可以完全忽略。对于我们实际可以接触到的情况,从地面开始1o公里,命名为对流层,我们看到的大气现象,比如风、雨、雷等等,都是在这里生的。在对流层内,随着高度增加,平均气温在下降。从1o公里开始到5o公里,是平流层。这里空气稀薄,基本没有水份,在高度相同的区域,温度恒定,高度1o公里保持着零下55度。随着高度增加,温度在增加。高度上升到3o公里后,温度上升到o度左右。现在的客机,都保持着平流层飞行。

  这上百公里厚的大气压在我们身上,就是我们平常承受的大气压,定义为1个大气压。这么厚的大气为什么没把我们压伤呢?我们体内有向外的压力,刚好和外面的大气压平衡,所以我们没事。如果内外压失去平衡,就会出问题。现在航天技术使人上到太空,那里的大气可以完全忽略。这样人内部的压力没有外部平衡,,肺内的气体全部流失,腹腔内的气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