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二章诚服_熙贵妃起居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今年的秋试就是最开始的一道关卡,尤为重要,正是考验国库人力财力的时候,加上前段日子北峰城打仗,世人只看到琮王把北狄打的嗷嗷叫停,却不知道太子殿下看着流水般的军需消耗,也在心底嗷嗷叫。但这种刚需他是决计不会委屈将士们的。可科考不一样,是有理由精简和节约财力的。

  该拨款的地方能少则少,但又不允许地方官员徇私舞弊,图谋钱财,所以就格外的费精力。

  这日他特地召了赵襄,江科,王吉还有沈河几人进宫,这几个人还是第一次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相对不公开的场合,因各人的身份和官职根本凑不到一块去。

  赵襄和王吉在东华门就遇上了,两人一道走,其实也就是同太子出京随行过,并不算多熟,但王吉全程都在攀交情,只因现今东宫南角的那位新人王才人,就是王家人。

  偏赵襄最不喜有人提他妹妹,话不投机,一直皱着眉,等一进文菁殿,看见有说有笑的江科沈河,脸色就更不好了,但毕竟是官场中人,很快就调整了情绪,压下去满腹燥郁。

  “你们都来了,今日本宫拟定乡试主副考官,有两人颇多争议,便叫你们一道说清楚。”

  濮阳绪将手里的分别属于他们各人的举荐帖子推过去,示意他们交叉着看看。

  根本不用特意去观察,江科和沈河一致看了赵襄和王吉的贴,反之,赵襄和王吉也同步选了两人的贴,看着这个场面,濮阳绪有数了,难怪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

  王家攀附赵家,王吉年初刚擢升了礼部侍郎,自然跟着赵襄的举荐去推人,而江科和沈河交好,私底下定然是商讨过这事。

  “赵大人举荐秦夏任主考官的理由,委实教人无法认同。”江科看完贴子,率先发言。

  相较于赵襄是枢密使副使,权位之重非比寻常,寻常官员都要礼让几分,但是江科走的是纯臣路线,家中人口单薄同朝臣间没有姻亲关系,又不结党营私,只衷心濮阳绪,之前一直负责监察御史台的事情,今年又被他调去三司,任度支副使,说简单些,他就是濮阳绪的眼睛,需要看哪里就往哪里放。

  而精明的百官们也是琢磨出了对策,他去哪里哪里就安安分分干干净净,若不是去年查出了贪墨案,动了太子殿下的钱,三司也不至于招来了江科,过起了苦日子。

  所以,江科是一点不惧文武百官的。

  “单凭秦夏集贤苑大学士的身份就让他任主考官?”江科摇了摇头,合上帖子,眼风里看着丝毫没有表情变化的赵襄,犀利的指出问题所在,“此人家风不正,虽有才也不堪大用。”

  “何为家风不正?宠妾灭妻?”

  赵襄轻描淡写的语气,分明是意有所指的讽刺。

  濮阳绪听在耳里,敲着膝头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