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6章终于可以回藩地_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

  而宋洐君这边又过来找宋青宛,把张献文这边的进展说给她听,那些追随张献文的清流派官员都已经协妥,愿意跟着完颜玉回岭南去。

  这些人都是寒门学子,不是勋贵之后,也不是世家之后,能坐上眼前的位置,都凭的是自己的真本事,亦如宋洐君一般。便是宋洐君能跟着去岭南,宋青宛便已经开心了,宋洐君有冶国之才,这些年在梁国,自从他踏入仕途后写下冶国策,之后几年慢慢渗透到各政各派里头,还当真收效不小,若没有张献文与一些大臣的支

  持,朝中大权早已经被各大世家门阀与勋贵把控。

  别以为坐上九五之尊,便真的能挥旨命令,若没有这些世家大族与勋贵的支持,就算一个简单的政策,不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都未必能施行的下去。张献文受梁帝抬爱,也不是梁帝真的想要抬爱于他,而是迫于形势,而在这形势之上,张献文却成了梁帝的一把利刃,如果张献文辞了官,不知道多少人等着踩死张家人,他们没有世家的底蕴,有的只是

  钱财,张府没了张献文支撑,就犹如当年他们的祖父那样,只能是任人鱼肉,地位低下的商人,最多或能做到皇商,可是那又能怎么样。所以张献文被晚年喜怒无常的梁帝贬了官,他为了护住身边的人,于是跟着辞官不干了,没想梁帝也同意了,这岂不正是梁帝本该有的意思,他为了护住张府上下几百人的性命,不投入寿王殿下的阵列都

  不成。

  一个人的原则固然重要,可相较于整个大家族的存续,他就不得不牺牲。

  在这个时代,他们对本家姓氏的传承有着令人想不明白的执着,宋青宛看来,张献文这样清高的文官,能在这个时候转投完颜玉门下,心里不知做了多少回斗争吧。

  宋青宛把张献文的话转达给了完颜玉,文祥决定与这些寒门士子暗地里见个面,评估一下他们的忠诚。

  不过这些都与宋青宛无关的,只要他们离开后,宋洐君能全身而退,当然她的私心里是希望宋洐君跟着去的,何况这个时候他也完全向着寿王这边呢,当真是两全齐美了。

  想当年他们在夏国的时候,若不是宋洐君几次三番使了计谋,他们在夏国还未必能全身而退。

  夏皇也未必能这么顺利的登基。

  自文祥与这些大臣见过面后,梁国的朝堂上就诡异起来,世家门阀觉得机会来了,勋贵们也跟着蠢蠢欲动。

  没想梁帝不知为何,居然给九黎的勋贵们再次分功论赏的,把一些重要的职位安排给了他们,那些世家门阀气得半死,既而把怒气转移到了勋贵们身上。

  而这些寒门士子当真成了他们的炮灰,有几位门面上还在朝中走动的大臣,没想惹怒到梁帝,没有张献文相护,他们在朝中寸步难行,反被梁帝打入天牢。

  上刑台之前莫名的被江湖人救走,下落不明,梁帝派人四处搜查未果,便怀疑上了完颜玉。

  完颜玉在寿王府很是‘安份’,硬是令梁帝挑不出错来,而通过几家朝中九黎勋贵的挑嗦,梁帝觉得还是把这个能耐的弟弟早早打发了吧,呆在这京城里头,九黎人都向着他,叫梁帝不好施展自己的计谋。于是在夏末秋初之际,梁帝同意放寿王回封地去,寿王藩地由寿王自冶之前提条件是:岭南必须向梁国支付三百万两银子,时限为半年,不然太子完颜宏便挥百万雄狮南下,收回藩地。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