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逃走_彪悍农女擒夫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又把荣王给牵绊了么,眼下可真是立储之时,果然红颜祸水。

  然而更让梁帝大怒的是他手中的暗探来报,寿王完颜玉在营州打败了刘家军余党,平定了燕云几州,却私自带精兵五万,竟然日伏夜行的偷偷到了邓州。

  这可是他的亲弟,居然带兵入京?这是要图谋造反么?

  杨州的事反而被放下,梁帝开始注重起寿王的一举一动,兵马到了邓州却潜伏不动,得到消息的暗探再去探时却失去了五万兵卫的动向。

  五万兵马不是少数,又是寿王一手练成的精卫,跟着他出生入死,历经无数战役,留下的精英。

  可是五万兵马潜伏在邓州岂能一夜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呢?

  这让梁帝寝食难安起来,朝中大臣还没有人收到消息,梁帝按兵不动,却是失眠了几夜。很快,半个月后,寿王的五万兵马在杨州城露了踪迹,当探子报到梁帝这儿的时候,梁帝一屁股坐在龙椅上,脸色白了白,心思翻涌,忽然冷笑一声,“如此机会,竟然耐不住那儿女私情,好在你是这样的

  性子,否则留你不得。”

  梁帝无缘无故的一句话,底下朝臣却面面相觑,不知何意。

  但梁帝却露出了这几日不曾有的轻松,朝堂上,梁帝金口玉言,休朝几日,遭底下朝臣谏言,他却是拂袖而去。

  梁帝退了早朝,他回养心殿换了身贵公子的衣裳就带着坦付出了宫,两人两匹宝马,日与夜行的往杨州去了,他此番再不去,杨州多半成了战场。

  当宋青宛得知身边还有暗卫这一说,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使计要荣王把她身边的暗卫调走,她的理由是反正在府中,她不习惯处处受人监视。待荣王调走暗卫,她开始注意起各处门防小卫,发现荣王府小侧门的小厮前几日进赌坊欠下不少债,那日那小厮在街头被人围堵,打得鼻青脸肿的正好被宋青宛看到,于是她使了银子替那小厮还了债,还

  在荣王面前说好话,把小厮提为管事。笼络了人心,宋青宛悄悄买通了这名小厮,打算乘子夜时分潜出荣王府,这次她做了妥善的安排,她在白日里陪荣王吃了晌午饭,又陪他在书房里看书,傍晚两人一起散步花园,看着心情是不错,使荣王

  放下心来,于是她乘着夜黑好行动。

  临走前她怎么说也得给荣王留下支言片语,否则不就像当初葛山离开她一样吗?被留下的那个人一定会心里难过的,以后小元丰还得靠他手下留情了。写下信,她把信放在枕头下,披上灰色的披风,子夜时分,宋青宛按着先前计划好的路线走了一个多时辰来到小侧门那儿,那门防小厮见到她,便打开了门,宋青宛出了门往左右看了一眼,见大街上静悄

  悄的没有行人,也没有巡防的兵卫,便捂着脸脚步飞快的往城北走。

  那小厮放走了宋青宛,他掂了掂手中的银两,藏入胸口也跟着出了府,往城南去了。

  城南是出城的必经之路,但宋青宛却反其道而行,她决定了,先在杨州躲个五六日再出城,这样胜算会大些。

  一直往北,路途越走越凄凉,原本就没有行人,手中的油灯一闪一闪的,照得那路上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

  走了一夜的路,也提心掉胆的,终于看到一处山村,才知道自己已经来到了城郊。

  远处天边泛了白肚,宋青宛寻了一处山石把身上的黑衣换下,却把当初从农家换来的葛衣穿在了身上,她想了想打乱了自己的头发,还把泥巴抹在了脸上的头发上,直接往村里走去了。

  此处叫汲水村,听说那运河从此处有经过,村里的男人就靠着运河做苦力或打鱼为生,而家中的妇人却以纺织来补贴家用。也真是巧的,当初宋青宛被九黎人逼着学会纺纱织布,眼下正派上了用场,她进了村口,来一处农家小院,从那矮坯墙往里头看,看到一位老妇正在劈柴,而小院里头破破烂烂的,看了一会也没有见第二

  个人出现。

  眼下天堪堪亮,要是庄户人家,此时该起床了才对。于是宋青宛敲了敲门,那院中的老妇问道:“谁啊?”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