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第二百三十五章_桓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古以来,日食皆象征凶兆。

  魏晋规矩,遇天龙食日,天子当着素服避于偏殿,翌日文武上朝,免朝冠改佩帻,文官戴介帻,武官戴平上帻。

  无论文武,皆佩宝剑,汉时为铁剑,魏晋改为木剑,以示威武。

  凶汉登上城墙,台城内以鼓声驱厄,并有术士入宫卜笄,占卜日食后是否将有大祸。

  司马奕在位间,曾有日食发生。很不巧,赶上三吴之地生灾,成为废帝的又一桩铁证。

  司马昱在位仅一年,没赶上类似庆幸,难言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司马曜……如果按历史走向,这次日食是发生在他继位早期。结果桓容取而代之,天警之事就落在了后者的头顶。

  好在众人知晓轻重,没将事情往“天子无德”之类的事上牵扯,更没人提“桓氏篡位之语”。

  须知此事牵扯不小,话传出去,惹怒的绝不仅仅是新帝和龙亢桓氏,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甚至是高平郗氏,都会被得罪个彻底。

  只不过,以上不提,不代表将日食就此揭过。

  天子巡守是一则,后-宫空虚、官家无子又是一则。

  古人敬畏鬼神,从诸多祭祀之中就能窥出一二。

  以上天示警为契机,上请新帝打消巡狩的念头,安心留在建康,最好能就此守在台城;同时,桓容初登基,尚没有大婚,连婢妾美人都没有半个,正该充斥-后-宫,绵延子嗣,方能安稳国祚。

  前一条,谢安郗愔亦表赞同,唯王彪之没有明确表态,颇有几分模棱两可。后一条,王谢士族没有参与,多是中等士族和小士族上奏。

  和司马氏在位时同理,王谢士族树大根深,无意送女入宫,更不屑于外戚之位。虽言同桓氏合作,但桓氏兵家子的身份,终是不能抹去。

  中小士族则不然。

  天子弱冠之年,初登基,身边空虚,正是人的最佳时机。

  最重要的是,桓容登基之前,同王谢士族多有盟约,最大的一块蛋糕已被瓜分完毕。连周氏这样的吴姓都得了不小的好处,族中子弟接连出仕,有渐起的征兆。

  众人早有些按捺不住。

  其后,王太后和褚太后出宫,王氏和褚氏郎君得大中正品评,未及即选为官,哪怕是在边塞,却代表着天子的信任和态度!

  见状,尚无行动的各家终于坐不住了。

  日食恰好给了各家机会。

  什么风最硬?

  枕头风!

  桓容不愿做摆设,更不可能像司马氏一样做个傀儡。对一个强势的君主,无妨仿效汉时,以外戚晋身。

  西汉窦氏,东汉阴氏,都是权倾朝野。

  以自家的条件,无法同窦氏和阴氏相提并论,力压王谢高门更是笑话。但是,借此增加族中出仕的人数,增强在朝堂的话语权,总没有太大问题。

  至于周氏占据先机,却没有同桓容结亲,而是选择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