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春风上巳忧石堡(三)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蕃国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否则,天宝八载的石堡之战,唐军最好的结局也只能是踏着万千士卒的累累白骨,收获一场惨胜。

  “哥舒翰已经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了啊!”网上有人如此感慨时,帖子下面出现了一条令王霨记忆深刻的神回复:“如果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哥舒翰已然尽其所能,那宁愿牺牲荣华富贵也不愿意平白消耗唐军士兵性命的王忠嗣岂不是更为无私和伟大?!”

  穿越之后,王霨虽然处于北庭都护府中,但在思虑如何扭转怛罗斯之战之余,也曾反复推算过石堡的战事。

  在对于唐军的战力和装备水平有了更直观的认知的基础上,王霨悲哀地发现,无论他如何推演,欲图在吐蕃全力戒备之时强攻石堡,唯有榨干唐军士卒最后一滴鲜血,用足以染红青海的赤血作为砝码,才有可能换取天平那头血淋淋的胜利。

  因为担心自己思虑的不周详,王霨在西征确定之后、元夕大火之前,也曾悄悄找杜环拐弯抹角地探讨过如何减少攻取石堡时的士卒伤亡。

  听了王霨担忧后,杜环立刻寻来地图,他如竹消瘦的手指在图纸点来点去,仿佛希望能在千丘万壑中寻找一条通往胜利的捷径。

  对图沉思了良久,杜环才摇头叹道:“小郎君,某才疏学浅,实在无法在保全士卒性命和夺取石堡之间取得两全。小郎君不妨找都护探讨一番,想来以都护之雄才,当有高见。”

  而王正见明白了幼子的来意后,无奈苦笑地将王霨带到其书房之内。

  王霨来过书房数次,此时却不免有些疑惑,不知父亲为何要郑重其事地带他来到书房之中。

  在唐代,官员的书房一般都是其修身养性、思虑政务、接待密友的私密场所,其重要性仅次于官房。因此,平时若无紧要事情或父亲相召,王霨也很少踏足此处。

  进入书房后,王霨再次为其中堆积如山的文卷而震惊。

  王正见出身太原王氏长房,乃饱读诗书的世家子弟,因此,其书房与许多边帅武将名不副实的“书房”不同,并非装点门面所用。

  宽大的书房内,齐齐整整的数排书架上,分门别类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卷。此情此景,令王霨不禁回想起熟悉的大学图书馆。

  王正见来到一排书架前,伸手探去。王霨本以为父亲是要检索什么卷宗或资料,却见书架旋转开来,露出藏于其后的一道暗门。

  王霨愣神的功夫,王正见已经点亮密室内的灯烛。在昏黄的灯火照映下,一个尺寸巨大的沙盘吸引了王霨的眼光。

  王霨穿越之初,曾天真地将沙盘列为“金手指”的名单中。但很快,他就发现了此想法的幼稚和可笑。

  首先,现代沙盘的基础并非塑料和模型,而是先进完善的测量技术。离开了现代测量技术,单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