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09章】 经营人才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所谓意想不到的途径,实是历史人物的另类搜寻。当天深夜,秦时竹用笔记本调出“历史人物”数据库开始搜寻,按照一系列条件搜索下去,进入了越来越精确的定位空间,终于,在屏幕上返回了“禹子谟”三字。

  “此何许人也?”葛洪义悄声发问,对于历史人物他远不如秦时竹熟悉,除了名头实在响亮的那些以外,众多的三线甚至四线人物他压根就是两眼一抹黑。

  “禹子谟,1867年生,在甲午战争后即抱定“实业救国”理想,多次在长江沿岸各地从事开矿事业,但都没有成功。1900年参加唐才常等人领导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学习应用化学和纺织工艺。1902年回湘潭,开办了一个小毛巾厂,艺徒不到十人,因产品价廉物美,很受欢迎。1903年初,他将工厂迁至长沙,稍加扩大后附设工艺传习所,制造竹木家具,职工约四十人。虽然和职工们一起昼夜辛勤劳动,但终敌不过洋货倾销,春夏之交时工厂倒闭……”

  “基本符合要求,数据库还是不错的。”秦时竹点头笑道,“别看禹子谟不起眼,却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熟悉新式企业管理流程且又面临事业危机,可以让我们请到手的。现在已是三月,既然是春夏之交,我看过些日子便可动身。”

  “这事我跑一趟吧,顺便了解一下南方的情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葛洪义点点头,“我大约4月末动身,还有一个月时间可抓紧用于情报队伍建设。这次群匪围攻高罗镇,我们事先虽然听到了一些风声,但没能形成专题报告,更没能发出提前预警,可见情报体系还有漏洞……”

  “不必太过耿耿于怀,时间毕竟还短,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的,情报队伍需要独立自主,不能老是依靠部队临时抽调人选,部队侦察兵是应付军事行动的,日常情报的网络需要另一个体系……”

  五月末的长沙连空气中带着湿热,望着众多衣衫褴褛的民众,葛洪义叹了口气,这确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真实写照。他已来了好些天,一直在打听禹子谟的消息。人倒不难打听,但只要一提起,别人马上用同情的眼神看着他:“先生,您是找他来要债的吧?别找了,他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您的债也甭想讨回来喽……”

  失望之下,葛洪义只好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走着,临行前一再向秦时竹打保票会完成任务现在却成了镜花水月。突然,一个干瘦的小男孩从斜刺里跑出,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两腿摆得飞快,稍远处,有一人气急败坏地追骂:“小兔崽子,快给我站住,偷了我的包子,看你往哪里跑?”

  或许是心慌意乱,小男孩只顾低头猛跑,眼看就要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