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7章_国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雨

  第117章

  15日,第二次御前会议又在东暖阁举行,讨论了半天,是战是和依然拿不定主意。若战,无兵无饷,若和,又不甘心退位的结局,最后小恭王溥伟和稀泥,对隆裕道:“他们要是问皇上退位的情况,太后就把它推到国会身上。”

  逼宫急先锋赵秉钧在御前会议结束后觐见隆裕:“臣叩见太后,不知皇族对退位的事商量得如何了?”

  “王公们都说,退位之事他们不好做主,还是让国会开会决定吧。”

  赵秉钧不禁佩服袁世凯的先见之明——临来皇宫,袁世凯曾对他说,太后必定会拿遥遥无期的国会搪塞退位的事。

  于是就按事先准备好的话回答:“这个事儿若让国会讨论,大伙儿态度可就不会一致了,有没有优待条件可就说不准了。国会可不像袁世凯那样对待太后和皇上,可不会像袁世凯那样处处为皇上和太后着想。太后试思,将来被选进国会的人,三教九流,什么样的激进想法没有?让他们讨论,袁宫保为太后和皇上争得的优待条件,必定会化为乌有。”

  隆裕张口结舌,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让王公们再议一议吧。”

  第二天又开了一天的会,还是没有结果,隆裕抱着宣统呜呜地哭了。袁世凯见逼宫压力太大,想避开清廷和南京临时政府,由他另行在天津组织临时政府。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朱尔典,后者欣然同意了。有了洋主子的撑腰,袁世凯又派赵秉钧催隆裕早日定夺,隆裕不得已,只好又召开了第三次御前会议。

  这次会议在17日召开,袁世凯派赵秉钧、梁士诒、胡惟德为代表列席会议。

  与前两次会议一样。王公们你一言、我一语,都提出了各种办法,但各种办法又都不是怎么太好。争论了一二个钟头,也没有明确的意见。

  毓朗贝勒说:“我们不要这样争论来争论去的,大家乱糟糟的。太后要拿出决断,要战,即效命疆场,责无旁贷。要和。也要早定大计。”

  一旁的胡惟德、赵秉钧、梁士诒早已等得不耐烦,听了毓朗摸不着头脑的话,更是火冒三丈。

  “战?还要战?”胡惟德恼了,“革命军南边打到唐山,北面占了热河,只有承德孤城,蓝天蔚还带着军队朝宣化府进军,你们还要打?难道想兵临城下再接受?”

  梁士诒地态度稍微温和些。但意思是一致的:“……人心已去,君主*恐难保全,恳请赞同共和以维持大局……”

  眼看这番话语还没有得到肯定的回音,赵秉钧腾地站起来,道:“我说明白点吧。现在与南方和谈的结果是。双方基本上达成了协议,此协议列国政府也是支持的,那就是南北政府同时取消,另在天津组织临时政府。经袁总理的多方努力争取。对皇室、皇族、满人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