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爷爷(1)_大宋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的是,他们完全无视了周围百姓的种种眼神。

  仿佛没有人存在一样,高唱着他们的战歌,踏步向前。

  整个过程,没有一个士兵,偏离队伍,更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外界而分神。

  这根本不禁军!

  大宋禁军的军纪,什么时候这么好过?

  无数人疑问着。

  须知,这年月,兵匪是一家。

  特别是那些从外地调来驻防的军队的军纪,简直是无法直视的。

  纵然是在沿边,以军纪严明著称的种世衡所部,换防的时候,也难免出现强抢民女,劫掠商贾财货的事情。

  但现在,却来了一支,视外人于无物,军纪严明,而且看上去似乎精悍无比的部队。

  “难道是上四军?”有些见识比较多的人疑问着。

  恰在此时,附近的几个藩部豪强听到风声,也带着部曲,赶来围观、打探。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秦州地区,自唐末以来,就是藩汉杂居之所。

  甚至,一度此地藩部的人数,远远多于汉人。

  而这些藩部,什么人都有。

  既有吐蕃人,也有党项人,更有羌人。

  这些人和他们青唐、银夏的亲戚相比,除了汉化程度很高外,没有其他区别。

  宋庭也很依赖这些熟谙弓马,善于征战的藩部,经常抽调他们的部曲参与战争。

  自然,这些藩部豪强,都是知兵的。

  “有古怪!”一个四十多岁的藩部豪强,骑在马上,远远的看着那支队伍,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

  “是的……很古怪……”另一个豪强在旁边轻声道:“大宋官军,从未有过这样的部队……”

  “照理来说,这样的官军,起码应该人人有马……”

  大宋缺马,但这只是相对全国而言。

  在沿边这里,大宋官家精锐的骑兵很多。

  泾原路的任福、葛怀敏、赵询,环庆路的种世衡、狄青,这些有名的官军大将麾下,都有一支精锐的骑兵。

  而他们眼前的队伍,从单兵素质和整体气势、精神面貌来说,都远胜沿边的所谓精锐。

  讲道理,他们应该是最好的骑兵兵源。

  然而,这支部队却在步行。

  更奇怪的是,一般的官军若是步军,如此精锐的军队,应该人人都是神射手。

  但他们却没有背弓挟弩。

  反倒是在背上背着一个古怪的行囊。

  “皇宋皇城使、掷弹军指挥使,知春坊事刘……”一个年轻人远眺着仪仗,念出这个古怪的头衔,他是藩部里的读书人,立志要考中进士,所以,对大宋的官制有过研究,念着这个头衔,他忽然尖叫起来:“知春坊……知春坊……是唐王爷爷座下的大将来了!”

  轰!

  所有藩部的人都炸开了。

  “你说什么?”

  “春坊,是大宋太子的居所,如今大宋未立太子,能居春坊的除了那位药师王菩萨亲授无上圣法的皇嗣唐王爷爷,还能有谁?”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