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0章 张中彦表示担忧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苏咏霖觉得这群人都能明白。

  苏咏霖给他们两个选择模式,一个是赵匡胤模式,一个是刘邦模式。

  以张中彦为首,金国的旧军官们当然会顺应时代潮流,选择赵匡胤模式,而不会选择要人命的刘邦模式,那纯粹是脑袋不好。

  他们接受了明廷的高官厚禄,放弃了军队的指挥权,以此换取政治上的宽容。

  苏咏霖给了他们宽容,收走了他们的军队,给驻守关中的苏海生兵团好好地补充了一些精壮人手,增强了齐鲁兵团的实力。

  而以张中彦为首的金国旧臣们自此过上了奢侈的退休生活,他们的后代则进入地方官府做事,作为明廷对他们的承诺。

  放眼全国,关中地区旧官僚的比例也是最高的,甚至比山东还要高。

  这当然也有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当初很多金国官员从关东逃脱之后都往关中地区逃跑,关中地区是他们最后的堡垒,他们对这里非常重视。

  这也就导致战后,这里的旧势力遗存非常多。

  而当时苏咏霖为了稳定,采取的是容忍政策,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苏咏霖对这样的情况隐忍了一段时间。

  然而自从监控关中的天网军第四行动组在关中全面铺开以来,关中地区的黑料也就没少过。

  洪武二年上半年的时候还好,下半年开始,黑料就开始增多,到了洪武三年上半年,黑料更多。

  只是当时苏咏霖的精力集中在黄河工程上,没怎么太多关注,等黄河工程的事情告一段落,苏咏霖才发现关中的问题一点也不小。

  因为人手匮乏的原因,关中地区的复兴会建设和司法建设落后于其他地区很多,除了西安、咸阳等一些大城市有设置复兴会分部和司法局之外,其他很多地方的行政都还维持着三年前的状态。

  明帝国在这里的存在主要为军事存在,保证关中地区在军事上的安全,而政治存在还不是很明显,至少不让关东地区那么明显。

  甚至于就算是现在的西夏在政治上都要比关中更加靠拢中都朝廷。

  还有消息显示,西夏在关中被占据之后依然保护着一定规模的和南宋的商业贸易与政治往来,这其中和关中某些地方官员有没有关系,那也是值得考量的事情。

  对这一情况苏咏霖十分清楚。

  所以腾出手来之后,洪武三年的九月底十月初,苏咏霖研究了一番天网军第四行动组对关中地区的安全报告,觉得眼下的确是对关中地区开始下手的时候了。

  有些事情什么时候做都不会觉得迟,只有明天做会感觉到迟。

  至于官员匮乏的问题,苏咏霖还是要写信给辛弃疾,让正在主持军队合格士兵转业到地方的他再爆肝一阵子,多掉几根头发,为关中地区选拔一批优秀的基层官员,先把关中的基层拉起来。

  上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