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2章 南洋探险大发现_启明11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大明领土,就不能视若无睹,觉得他毫不重要,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巡逻不需要太多人,五百人也好,一千人也好,一个来回,不需要太多钱粮支出,但是却能让将士们辛辛苦苦拿下来的战果得到维持,不至于损伤将士们的心。

  更重要的是,在北海维持军事存在,能够及早发现从各地迁移到北海附近的部落,能够始终保持大明北疆的警戒,避免让一些部落做大,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我觉得这是有必要的。”

  苏咏霖表态支持,那么这件事情也就没什么好继续商量的了。

  韩景珪的提案得到了认可,参谋总部和枢密院将携手制定一套可以长期维持的北海巡逻机制,长期为大明【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略提供预警。

  属于蒙古帝国的巨大威胁已经被苏咏霖掐死在了摇篮之中,但是没有了蒙古帝国,谁知道会不会又在目前草原一家独大的格局当中出现某些意料之外的变数呢?

  警惕是有必要的,提前为未来做准备也是有必要的,在大明的军事科技和生产科技完成革命性的变革之前,谁也不能保证没有意外发生。

  一如他于洪武八年开启的南洋北洋两大航线探索的计划,这就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且主动迎向未来的行动。

  大明要走出去,要主动走出去,要去发现更广阔的大世界。

  洪武九年年中,两洋探索计划准备完成,正式启动出发,扬帆而去。

  这场注定比郑和下西洋更加有意义的航海行动由复兴会世界联络部负责主导,大量对大海怀揣着梦想的富有冲劲和探索精神的复兴会员们兵分两路,向着未知的世界探索而去。

  在这场探索之中,北洋航线的探索难度非常大,也非常危险,因此苏咏霖对他们有着相当的宽容度,允许他们失败,允许他们返回。

  南洋航线的探索难度在苏咏霖眼里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苏咏霖非常期待南洋航线能尽快获得一些成果。

  事实证明,南洋航线的探索难度真的不算大。

  因为在洪武十年的六月中下旬,南洋航线探险船队总负责人、航海司副主事李秋棠就向苏咏霖传来了两个好消息。

  他在南洋地区有两大发现。

  第一,在流求大岛西北部一处地区,他发现了一处金矿。

  第二,他的南阳探险船队在当地人称之为吕宋岛的岛屿上发现了规模很大的金矿,而通过和当地土著的一些交流,他们还发现了铜矿的存在,且这个铜矿的规模之大,远超他们之前的想象。

  随船队行动的专业矿产团队已经给出了矿脉非常庞大的结论,他向苏咏霖建议立刻派遣更多的采矿团队携带专业设备前往流求大岛和吕宋岛进行进一步的勘探。

  如果可以的话,他强烈建议苏咏霖尽快在这两个地方办设采矿工场,尤其是吕宋岛的铜矿,对于大明目前缺铜的现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苏咏霖得知此事以后,非常高兴,立刻找来林景春和时征,下令财政部和工部抽调专业采矿专家和经济专家动身前往当地,对矿脉规模还有预估产值进行进一步的准确判断。

  如果南洋探险船队的预估没有问题的话,大明就要开始在流求大岛和吕宋岛上设置采矿工场,宣布主权了。

  对,宣布主权。

  本着没有政权宣布拥有就当作是大自然伟大馈赠的精神,苏咏霖得知流求大岛上没有政权存在,也得知吕宋岛上没有政权存在,两个大岛上只有原始部落类型的势力存在。

  都是地方性的小势力,不存在什么政权核心申明之类的麻烦问题,所以这两处大矿产的存在自然而然被苏咏霖视作大明国有。

  林景春得知南洋探险船队发现了大规模铜矿和金矿,大喜过望,立刻拉着时征就去选拔人手,紧赶慢赶着,三天之后就让他们从天津港乘船南下,直奔流求大岛去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