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1章 三星堆文化之美_满级考古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1章三星堆文化之美

  《华阳国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周朝王室形同虚设之时,蜀侯蚕丛率先称王。此人的长相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其目纵”,即眼球明显向外凸出。

  很多学者根据这段记载,认为纵目面具的原型就是蚕丛。

  在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蚕丛也是古蜀国的开创者和第一个称王之人。

  而巴蜀一带的民众,奉蚕丛为“先蚕”,谓其始教民育蚕缫丝,称之为“青衣神”。“蚕丛”之名,有可能因此而得。

  古人相信古蜀国存在过,西汉的扬雄著有《蜀王本纪》,东晋的常璩撰写《华阳国志》,对古蜀国皆有记载,虽语涉怪诞,也是难得的史料。

  包金箔权杖,出土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全长米,直径厘米。杖的上端雕刻着三组图案,上面两组图案相同,最上方为两条鱼,中间为两只鸟,还有一枝羽箭贯穿鱼和鸟。

  最下一组图案是人头像,头戴五齿形高冠。

  这种形象,显然也是王者的象征。

  拥有这件金仗的王者是谁?

  有学者认为,权杖上的鱼和鸟,就是鱼和凫,凫指的是鱼鹰类的猛禽。

  在古蜀国的传说中,有一王者名为“鱼凫”,这件权杖的拥有者很有可能就是此人。

  虽然,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

  但是这已经是能够提出的,最靠谱的解释了,能将华夏文明留下的关于古蜀国的文字记录,和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联系在一起。

  蚕丛、鱼凫是什么年代的人物?

  古蜀国的历史有多长?

  这一直是一个困扰现代学者的谜团。

  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曾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李白这几句诗,其“历史”依据是扬雄《蜀王本纪》中的记载:“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从开明以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李白据此称“尔来四万八千岁”,是用夸张的语言极言古蜀国历史之漫长。

  当然,他是不会相信蚕丛和鱼凫是几万年前的人物。

  所以,一句“开国何茫然”就道出了他对古蜀国开国历史的疑惑及对真相的渴望。

  《蜀王本纪》还说:“此三代(指蚕丛、柏灌、鱼凫三代蜀王)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去。”更是将古蜀国的开创者说得神乎其神。

  这显然是有些过于玄幻了。

  而按《华阳国志》的说法,蚕丛称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蚕丛死后,柏灌和鱼凫相继为王。

  后来杜宇、开明均称帝。

  倒是这个说法,比较符合现实逻辑。

  目前学术界也广泛认为,《华阳国志》的说法更加接近真实的古蜀国历史。

  而且,在《华阳国志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