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76章 马政_大明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再改策,户部太仆寺倒是觉得该改了。

  如果继续督促压迫百姓在日渐难寻牧场草料的条件下养马,无疑是逼他们造反,更何况朱标如何不清楚,相比这些困难,太仆寺那些黑心的下层官吏才是最大的祸害。

  而且此政本来是朝廷希望给有条件,懂养马的百姓养马,朝廷得了马抵御外族,百姓得了赋税减免,可是下面的官吏不管那么多,为了邀功请赏,经常强迫条件不够百姓养马,很多寻常百姓家因此破败。

  除了张帆的奏章外,朱标又见了好几份地方官员的奏陈,也都是诉说此事,可见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解决了。

  元朝时期蒙古在中原大肆圈地放牧,其结果并不怎么好,实际上的战马依旧还是得靠草原辽东等地供应。

  而且最紧要的便是上次李文忠许允恭常茂联合署名送来的密信,信中言及从各地方运来供给边军的马匹质量一年不如一年了。

  目前朝廷的政策就是,豢养母马的百姓每年必须上交一个幼崽,然后朝庭再发给百姓小马,百姓交还成年的战马,通过借助百姓的手段来为自己的战马提供更多的来源。

  但随着这几年不断的迁民开荒,绝大多数牧场都改毁成了耕地,养马便越开越难,加之由于前几年马政的卓越成效,马匹已经差不多足够了军中使用,养马的待遇自然是下调了些。

  “传召太仆寺及户部兵部官员。”

  户部尚书可能就是觉得百姓养马导致不好好种地,使得赋税收不上来,所以支持改变朝廷马政,至于太仆寺,那就纯粹是想要顺着太子爷的意思来,太仆寺卿李存义下牢狱后太仆寺可是人心惶惶。

  ………………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