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五章,屯田日久_奇观误国:我要重振魏武雄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察大计,乃是国之大事,你身为司空,此次京察,也需上心。”曹叡淡淡地说道。

  陈群明白了,曹叡也要他参与进去,但是又不以他为主导。

  京察是什么,谁都能看明白,说得好听一点,叫整饬吏治,安定朝堂,罢黜宵小之辈。

  实际上就是曹叡用来清除异己的一把刀,一把尖刀。

  京察不会直接影响官场政治的头部力量,可是钝刀割肉也疼啊。

  陛下就是想要到时候我跟着一起挨骂,KPI制度害人不浅。

  这京察一搞下去,基本是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一些空额出来,之前科举的那些士子几个月的时间也将官场流程学了个七七八八,刚好顶上去。

  虽然那批士子之中质量更佳的都是世家子弟,但是寒门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此前寒门子弟是需要依附于世家之下才能求得那么一两个机会,但是现在科举而来的二十个寒门士子可就没有这层关系。

  在这满朝之中,显而易见他们都会是天子门生,曹叡这是一点一点将寒门士子的新鲜血液注入到朝堂之中。

  如今天子更是将京察流程安排得妥妥当当,他们想要从中操作一二却是不易。

  京察是由吏部考功司郎官进行初考,在都察院的监督之下,给出初评。

  需要考核的有四个,分别为: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绩列为称职、勤职、不称职三等,列一等者记名,得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

  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勤、平、怠;才,分长、平、短;年则指年龄,分青、中、老。

  在吏部考功司郎官得出初考结论后,呈交给都察院,进行次考。

  次考的过程当中,都察院的官员如果认为初考结论不准,定级不当,有权推翻初考结论,打回吏部。

  京察制度的存在,其目的在于奖优惩劣,使各级官员能够恪尽职守,为帝国统治作出贡献。

  然而正因为涉及了官员的奖惩,在发展的后期就十分容易发生结党营私等等龌龊之事。

  但是曹叡并不担心会在他的手下发生这种情况,等待时机成熟就把锦衣卫或者东厂查出来。

  养肥了不就应该宰了打牙祭嘛。

  何况如今的内阁只有票拟权,只对上不对下的建议权。这朝堂之上不就是争权夺利,内阁的人想要获得实权无非就是向尚书省等侵占实权或者向上侵蚀皇帝的权力。

  曹叡可是立志于长生不老,岂会将收到手的权力再放出去。

  ……

  洛阳城的大雨越下越急,一队人马正从城南方向赶来。

  马蹄踩在低洼的水坑之中,溅起点点泥痕,为首之人仅仅穿着一身蓑衣。

  此人已是三四十的年纪,看着气质不凡但穿着却是十分朴素。

  他是邓艾,此前得幸陛下恩典,从一个小小的典农都尉拜为典农中郎将。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