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4章 出任中国公学校长_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到中国公学。虽然受了很热烈的欢迎,但我细看校中情况,很难有办法。最难的是经济方面,熊、但诸君虽任此事,然他们都不是很有手腕的财政家,况在这各方面都穷困的时期呢?”

  5月3日,胡适到中国公学办公,发现学校连一本校规都没有,于是决定从组织和法律方面入手,整顿学校。

  5月5日,胡适到校召集校务会议,通过了三个议案:(1)校务会议组织大纲;(2)教务会议组织大纲;(3)学校章程起草委员会。

  此外,由于之前中国公学校董名额随时增加,没有定额,导致分散在各省的校董总计不下百人,胡适认为这样的后果是“召集既甚困难,组织又不合现行制度”。因此改组校董会也成为当务之急。

  在胡适的建议下,中国公学校董会于6月10日在上海开会。会议根据大学院颁布的私立学校校董会规程,通过了校董会章程,决定校董名额为15人,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的校董。接着由校董会投票选举蔡元培、于右任、熊克武、胡适、杨铨、王云五、但懋辛、马君武、丁觳音等15人为新校董。校董会还通过了中国公学组织大纲13条。

  胡适当初答应接任中国公学校长,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公学的风潮,原定任期只维持两个月。因此,会议当天胡适向校董会提出辞职,但未能获准。中国公学的组织大纲中有设副校长的规定,就是为胡适继续担任校长准备的。

  当天的会议通过决议,聘请高践四或杨亮功为副校长。高践四,早年留学康奈尔大学,归国后曾任中国公学教授。杨亮功,安徽巢县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学美国,先后获斯坦福大学教育硕士,纽约大学教育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6月17日,胡适与杨亮功商谈,劝他做中国公学的副校长,杨亮功最后答应了。

  这一年的暑假,杨亮功到校任事。有了杨亮功替胡适管理日常校务,胡适可以集中精力想大事,办大事,管他这个校长该管的事。他也不必每天都到校了。

  6月25日,胡适到中国公学参加校长就职典礼。

  胡适在当天的日记中说:“套上这一箍,不知何日能解下。我所以不忍丢就走的缘故有三:(1)熊锦帆、但怒刚、丁觳音诸同学真热心办此事,我不忍丢了他们就走;(2)这个学堂当初确然于我个人的发展曾有大影响;我若不进中公,后来发展的方向当不同;(3)此时我行就职礼,可以表示一种态度,表示我不想北去。”

  最后一点是指胡适反对李石曾担任北大校长,有人怀疑胡适自己有北上担任北大校长的打算。

  9月12日,中国公学开学,胡适本想辞去一切课程,专心管理学校和从事研究,但中国公学的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