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运作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什么,可是有限制的,只能种燕麦。”

  听王旭说出‘合作开发’四个字,孙享福便猜到了王氏最近在善阳招募佃户的事情不是很顺利,因为各处招工的地方太多了,待遇也一度走高,最关键的是,草原牧民不会耕种,满足不了他的要求,是以,推断出,王旭就算使出全力,也是种不完这三百万亩田的。

  “燕麦?”

  “没错,如果王公子真有能力种植这三百万亩地的话,我可以做主,无偿将这些土地交给你种植,不过,产出的燕麦草,都归安北都护府,燕麦籽归你,如果按照我教你的种植方法种植,亩产燕麦籽应该在三石多,倒是不比中原之地的粮食产量低。”

  燕麦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后世,山西和内蒙地区,一直都保持着一千五百万亩以上的种植区域,因为这种作物一身是宝。

  燕麦草,亩产鲜草可达八千斤,干草,也能达到两千斤,有它在,草原上的牧民,就没有什么牲畜草料方面的担忧,而孙享福之所以鼓捣王旭种植三百万亩燕麦田,就是因为他想让善阳城和定襄城的储备草料,达到足够满足辖区内所有牧民饲养的牲畜过冬食用的地步。

  不光是燕麦草,燕麦籽每亩的产量也能达到四百斤左右,是一种纤维含量较高的健康粮食,被后世定位为功能性食物,在这个时期,基本能作为主粮食用。

  此前,经过对关外之地的考察之后,孙享福知道了这个时期种植燕麦的一些产量数据,实在太惨了,就算关中之地的百姓,在孙享福看来都不善农耕,更何况关外这些在关中百姓看来都不善农耕的人来种植的东西,是以,他决定大面积推广后世成熟的燕麦种植技术。

  然而,眼下,他却没有人手来做这件事情,因为他要进行的发展项目太多了,连军队都招不到人,何况是弄好几万人来完成几百万亩的田地开发,是以,他想到了跟王旭合作。

  而这三百万亩田,也是他抛出来,让世家相斗的一个引子。

  当大家都觉得王氏的实力一骑绝尘,甩开了他们的时候,他们必然会群起而攻之,七宗五姓虽然在大的层面上是合作姿态,但小的利益冲突是不断的,当年王麟想搞倒郑佩成,在新丰县拿地,就是世家之间的真实情况,他们都在壮大的同时,其实本身就处于一种竞争状态,而孙享福要的,就是这种竞争状态失控,变成大规模的恶性竞争。

  “燕麦籽的亩产,真的能达到三石多?”

  常年的并州之地生活游猎的王旭怎么可能不知道燕麦,这种东西草原上野生的都不少,是牧民们生活困难的时候,寻来充饥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有人种植,但产量相比于小麦,糜子,却是差了些,如果真如孙享福所说,麦籽产量能够达到三石多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