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六章 仁政大旗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军饷被称为关饷,也就是九关的由来。这么一来,每个士兵和低层军官一年的军饷就有三分之一被刘伯爷拿走了。要是你不小心死走逃亡病故,那么,不好意思啊!你的军饷都被东平伯爷笑纳了。

  (偷着乐去吧!刘泽清刘大人本来是想着按照四十五天发一次军饷的标准,每年发八次的!这个四十天和四十五天发一次军饷的制度,不是作者杜撰的,而是由淮军发明的四十天发军饷一次,也就是九关的由来。而四十五天给士兵们发一次军饷,则是出自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军的江南大营。所以,那些想着清穿的兄弟姐妹们要好好的打算一下了,真的穿清了,能不能找到一条活下去的道路?)

  可惜的是,咱们的东平伯爷平日里的生活实在是太过于节俭了,姨太太才不到六十个,为了弥补家里人手的不足,少不了要养几头猩猩之类的动物来帮忙干些家务杂活。不到六十个姨太太,身边至少要有个人伺候着,再加上厨师、花匠、园丁,门房等等仆人,还有在府中护卫的上千亲兵家丁。这么一来,家里的房子也不够宽敞,只占了不到半个淮安城。

  如此的生活用度,咱们的东平伯爷,单单靠那些好心好意帮助兵丁们保管防备他们拿去乱花,比如说狂嫖滥赌的军饷,怎么能够维持得了如此规模的家常花销呢?

  不过,好在东平伯爷也是久历戎行的老行伍了,当然知道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了。于是,从朝廷领了来的那些空缺员额的军粮、被服、甲胄、器械,甚至是火药炮子等物,都成了东平伯的盘中餐杯中酒。这样也好嘛!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免得它们在库房里堆着,吃灰生虫子不说,很多都是易燃易爆物品,还是各种安全隐患,不如拿出去,换了银元什么的回来,让大家心里都踏实!

  如此的勤俭持家、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端得是我中华文化的传统精髓。传承了几百年后,更是被一支光荣的神奇军队发扬光大。

  在这支军队里,被人称作“小委员长”,多次担任所谓的“副总统”职务,并且在自己嫡系部队当中,推行所谓“经济公开、思想公开、人事公开”,打造了一支号称五大主力,进而被无数果粉吹嘘的陈诚,更是有一句一针见血的判语,“在**当中当过三年军需官的人,拉出去枪毙没有冤枉的。”要知道,他在国民党内部,高层当中,可是向来以清廉的形象而出名的。

  他土木系的大将,在功德林里醉心于永动机研究事业的黄维,就因为在十八军中擅自提高士兵的伙食标准,让士兵每天能够多吃几两米,而被从部队主官的位置上调走。原因嘛,大家都知道的。

  (这点光荣传统,到现在的台湾军队中还是如此。不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