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零四章 钱串子李守汉(中)_夺鼎16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荒唐名声的明武宗却是一一应付裕如。

  崇祯已经抱定了主意,今日之事,便是全看宁远伯的了。他只管做一个圣明之主,圣明之主不是皇帝自己做出来的,而是文人们摇唇鼓舌晃动笔杆吹出来的。所以,文人他是绝对不会去得罪的。所以,今日之事,不管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对他这个皇帝来说。都是有利的。

  宁远伯占了上风。崇祯便可以明诏天下,推行李守汉提出的那套钱粮制度。文武大臣们占了上风,宁远伯便等于是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便是想图谋大逆。也是丧失了群众基础。尽失人心。

  国家财政掌握在谁手里?很大部分是文人,从他们手上收税,还要收什么统一累进税。现在怕是要太祖、成祖从南京北京的两座陵墓里爬出来也不一定好使吧?不少字!以当年神宗显皇帝之能,最后都不得不尽罢税使,还一年又一年被人拿出来说事。动辄便是被扣上一顶贪财好货与民争利的帽子。笑话,万历收的矿税可是拿来打了三大征,他也不曾从升斗小民手中抢夺一分一厘的税,不过是动了豪族大户的耐劳而已,就被骂成了那个样子,这李守汉竟然想做如此惊人之举,唉!还是不知道大明朝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当蟒袍玉带,腰间悬着象牙精玉腰牌的李守汉走上大殿,望尘拜舞唱喏跪拜之时,殿上众人望着那蟒袍上的五爪龙纹和海水江牙无不赞叹,宁远伯的气度威仪就是人中龙凤。

  不过,当听完了他的一番关于财政税收与剿贼平乱之间的关系的鸿篇大论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用恨不能食尔之肉寝尔之皮的眼神盯住了李守汉。

  一个御史出班启奏说:“臣弹劾李守汉妄议祖制,图谋不轨之罪。太祖定天下,令举人免税,商税降低,所为者,便教化天下,不使官府与民争利。今李守汉说什么官绅一体纳粮,推行海关,这是变相的骂祖宗是昏君,法令害民。且官绅一体纳粮,教化如何推行?与民争利,民何以为生?如此无君无父之辈,当斩首示众。”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附和,当然,是附和御使批评李守汉,还没有几个人敢提斩首的。不过薛国观觉着自己应该出来圆一下场,免得宁远伯面子上不好看,可就在他要动未动的时候,李守汉说话了:“祖宗之法,为治祖宗之国。祖宗之愿,乃海清河晏,天下太平。不管秦法也好,汉法也好,哪个天下安定,市民富足,哪个就是好法。祖宗当年免举人之粮,只因天下闲田多,读书人少,免些许钱粮不碍国库,还能鼓励上进。减少商税,也是希望商人能减少盘剥,有利小民民生。但江上之舟,朝在江陵,夕至大海,刻舟安能求剑。今地少人多,士子日众,朝廷岁入大减,哪有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