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家之主_重生之电子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strong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深圳国贸大厦的矗立,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因为它曾经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一个名词——深圳速度。

  考虑到他是1982年开工的,这种建设速度当之无愧是个神话,在它落成后的十年内,中国第一高楼的桂冠都属于它。

  胡一亭脚踏在国贸大厦49层旋转餐厅,虎视整个特区,不禁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时空错乱之感。

  仔细眺望发现,后世深圳很多标志性的建筑还尚未建起,整座城市还沿着东西向的深南大道在高速成长,这种窄条状布局是典型的商工贸外向型城市特征,不带一丝历史的包袱。

  很快出版社的经理等人也赶来赴宴,随行三人中还有胡一亭之前见过的黎刚,大家握手寒暄后落座。

  因为已经从孔靖那里得知这顿饭是胡一亭请客,见胡一亭点了一桌昂贵的海鲜和红酒之后,出版社方面心情大悦,总经理董守业更是觉得胡一亭诚意十足,毕竟这一桌加上酒钱估计要三四千,这在95年算是很高的消费了,寻常若非托人办事,绝不肯花这么多钱请客吃饭。

  白萍虽然没见到胡一亭点菜的菜单,不知道价格,也看得出这一桌价格不菲,但她觉得让胡一亭和童牧有面子就好,反正也不是天天这样吃。

  按照国内惯例,浑圆硕大的水晶红酒杯一上来就经历了几次干杯满饮,三瓶红酒立刻告罄。

  交谈中大家熟络起来,听白萍说胡一亭自己开了一家电子类公司,于是众人纷纷祝贺他年轻有为。

  胡一亭知道这只是场面上的应酬话,大家都还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年轻的词曲创作者,而像他这样的新星,在国内历来冒得快沉得也快。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创意工作者,在这个社会上只是被消费的快餐,几年拿不出新作品便会烟消云散。

  深圳音像出版公司总经理董守业一脸困惑地望着胡一亭道:“我总觉得以前在哪里见过你胡一亭,感觉太熟悉了,脸熟悉、名字也熟悉。

  胡一亭微笑不语,他知道在座的都是文化业或者说娱乐业的从业者,他们即便平时在报纸上偶尔看见过自己的照片和新闻,很可能也联想不到自己就是那个解开数学猜想的神童。

  孔靖喝了两杯酒后精神大振,举杯道:“我提议,让我们为童牧的五白金销量干一杯!也为我们出版社慧眼识英才干杯!”

  董经理响应地站起身来:“对,也为胡一亭的天才词曲干杯,我最喜欢那首《向往》!旋律优美!意境非凡!了不起!”

  大家纷纷起身,带着发自内心地笑,举杯畅饮。

  董经理坐下后愉悦地道:“胡一亭你放心,今天我把话放在这里,以后你的词曲就不用死板地按照稿酬等级来算了,甲等稿酬乙等稿酬之类的对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