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章 冠军……侯,回来了_大明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有什么差别吗?

  不还是一样吗?

  折腾了这么大的动静,就以为原地踏步吗?

  这是我有病,还是你有病啊?

  李善长疑惑地看着张希孟。

  而张希孟却不愿更多解释了。其实说多了也没必要,有什么变化,李善长很快就会体会到了。

  为什么明知道科举弊端那么明显,选拔出来的,也未必都是治国英才,历朝历代,甚至是元朝,都不能免俗,一定要走到科举这一步?

  道理很简单,考试出来的,毕竟是经过了努力,付出了辛劳。

  贡院考场,有多艰难,不言而喻。

  十年寒窗苦读,又经过了好几天的生死折磨,吃喝拉撒,皆在那么小的地方,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未必能做到。

  但至少这些科举出来的人,不会被轻易收买……即便是主考恩师,给了那么大的好处,这些读书人,该放弃也会放弃。

  就像徐阶,花了那么大心力,提拔张居正,结果等高拱掌权,收拾徐阶的时候,张居正依旧无动于衷,选择了装傻,甚至给高拱当了狗头军师。

  当然也别怪张居正,徐阶在师父夏言倒霉的时候,只是默默把孙女送给了小阁老的儿子当小妾。

  同样的情况,申时行也坐视老师张居正被神宗开棺鞭尸……

  很无情,也很残酷。

  可这就是科举的师徒,塑料到了极点。

  假如换成推荐的,靠着姻亲上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又会怎么样?

  大约这些人就会聚集在太傅司马懿的周围,行高平陵之变,谋朝篡位了。

  师徒如父子,师徒到底不是父子。

  自从唐朝以后,历代都很少出现能够废立天子的权臣,尤其是宋明两朝……甚至唐朝的宦官能随便摆布皇帝,行王莽董卓故事,也毫不迟疑。

  可是到了明朝,出了那么多名声赫赫的大太监,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威胁到皇帝的安危?

  这问题又出在哪?

  随便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无数答案。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经过唐代的发展成熟,到了宋朝,官吏的选拔方式,主要变成了科举……朝中掌权之官,皆是考出来的。

  我堂堂部堂高官,我敬畏你九千岁不假,我害怕东厂锦衣卫,也没有错……但是让我跟你造反,做梦去吧!

  我是考出来的官,虽然可能受了你的恩惠,但是和那种需要舍命报答的知遇之恩,完全是两回事。

  甚至谁敢跳出来,威胁皇权,那些平时唯唯诺诺的高官们,会断然出手,重整乾坤,澄清宇内。

  抢一个从龙之功还是手到擒来,就犹如东林党在移宫案里面做得那样。

  说了这么一大堆,科举制最大的好处,也就呼之欲出了,科举改变了权力的运行规律,能够保证皇权的稳固。

  哪怕群臣联手欺骗天子,哄骗皇帝,却也没有谁想取而代之。

  老朱家的皇帝再憋屈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