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一十五章:巨变_明朝好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议政斧那边只负责出章程和细则,可是这些家伙,分明就是拍了脑袋制定出来的计划,一下子兴建这么多道路和港口,国库哪里承受的起,李东栋那些家伙分明是盯上了柳乘风私房钱。

  不过在这件事,柳乘风还是决心全力支持,这是家天下的时代,整个南洋都已经打上了柳家的烙印,现在投入进去,将来迟早又要流回柳家的腰包,因此柳乘风咬了咬牙,大笔一挥,直接拿出了八千四百余万两白银。

  既是要修道路和港口,就需要大量的工匠、劳工、木材、泥浆以及诸多的工具和铁器,如此庞大的工程,所费惊人,这天下哪个商贾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商贾更是趋之若鹜,商贾们抵达了南洋,自然要带着大量的人手到来。

  在楚国那边,几乎每月都有为数在百万的汉人人口在涌入,而这些人又经由楚国转道南洋分赴各国。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迁徙的人口,汉人们开始在南洋大量的购置土地、收买矿山、兴建作坊,热闹非凡。

  楚国现在需要的也只剩下时间了,汉人的人口比例逐渐在南洋各国中提升,假以时曰,楚国在南洋的统治将会更加固若金汤。

  不过此时此刻,在王府之中,从京师传来的邸报却是打了柳乘风一个措手不及。

  刘健、谢迁、马文升人等已经请辞,宫中已经获得了批准,杨廷和、焦芳、张彩三人奉旨入阁,萧敬告老,刘瑾兼任司礼监提督太监,谷大用则为秉笔太监,马永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为御马监提督太监,至于其他人,这些从前东宫的旧人,纷纷以太监的形式成为宫中的掌权者。

  现在唯一留在内阁的,只剩下了李东阳,据说是刘健等人递交了致仕的奏书,唯独李东阳选择了沉默,宫中对于这些辞呈,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给予了回复,甚至连一丁点挽留的意思都没有。

  朝局的突变,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

  锦衣卫那边,已经专门派了人,把事情的原委都禀告了一遍。柳乘风用心聆听之后,才终于知道了怎么回事。

  他隐隐觉得,在这件事的背后,应该不只是刘瑾从中布置这么简单,刘瑾只是个棋子,真正的幕后主使者会是谁呢?

  其实根本不必认真去想,只看这一次事件中的得益者便知道,这一次得益最大的是三个新晋的内阁学士,杨廷和乃是东宫旧臣,且在朝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朱厚照从前就对他青睐有加,可以说杨廷和入主内阁是迟早的事,而且杨廷和和刘瑾等人的关系很坏,当年在詹事府的时候,据说双方的关系就剑拔弩张,而这时候皇上任命杨廷和入阁,柳乘风隐隐觉得,这应当是张太后的意思。

  最大的变数,就是那焦芳和张彩了,这两个人按资历也确实有机会能入阁,可是他们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