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三章:报捷_明朝好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他们是柳乘风的人,他们的资历上带着一股抹不去的柳乘风烙印,官场上的大忌就是首鼠两端,除非柳乘风当真遭了灭顶之灾,否则绝不可能忘恩负义。

  周泰的提醒让柳乘风脑海中有了一些计划,不过这件事倒也不能急于一时,这些人倒向自己应当问题不大,毕竟他们没有身份背景,也没有人给他们撑腰,将来升官之后,少不得会有孤独感,这个时候只要有人肯牵线搭桥,大家自然踊跃加深这平叛之谊。…,

  要将这些人在将来发挥作用,需步步为营才成。

  柳乘风想了想,心里有了些计较,随即便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报捷奏书上,奏书怎么写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这也是一个学问,最寻常的办法就是把乱党夸大,五千乱党吹成十万,斩首两千变成斩首两万,反正这年头就是忽悠,可是柳乘风知道,这么做不好。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北通州距离京师几步之遥,吹得太过份,人家一眼都能看出来,会给皇上留下一个贪功的印象。那些谎报军功的,往往都是山高皇帝远或者是边镇上的武官,反正朝廷要核实,一来一回也要一年半载,等你来核实了,黄花菜都凉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份功劳是实打实的,谁也抢不走,根本没有吹嘘的必要,更何况当今皇上不比那些个昏君,是大名鼎鼎的明君,这种皇帝,你越糊弄他,越会令他反感。

  柳乘风几乎连一点儿犹豫都没有,便已经拿捏住了主意,不能谎报军情,非但不能谎报,而且还要一五一十,一点儿疏漏都不能出,这朝廷里头不知有多少人在盯着自己呢,没必要找这个不自在。

  不过这平叛的经过是一笔带过,还是细细道来,也值得琢磨。一笔带过,一般是冒功用的,毕竟是骗人,是糊弄朝廷,写得越具体,越容易露出马脚,所以这大明的报捷奏书,大多走的是这个套路,反正就是告诉你,有人造反了,接着我平叛了,然后……没了。再然后,便是将自己的功劳好好地宣扬一番,这个就一定要详细,不得有失误。

  可是柳乘风觉得,自己既然选择如实汇报,那么说得具体一些反而更有效果,毕竟北通州离京师太近,皇上对北通州的情况不了解,可是又极为关注,先将这事儿梳理一遍,详细地将这事儿都报上去,不但让皇上对北通州加深了了解,另一方面也能理解大家平叛的辛苦。

  只是怎么写却还要再斟酌,越是进了这个圈子,柳乘风就越是明白,想要站住脚,单凭有本事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吹嘘自己的功劳,毕竟你做了再多,人家不知道也是一场空,可是要吹嘘,也不能太过粗劣,比如单纯地夸大乱党的人数就算是很低劣的手段,一般都是武官用得比较多,你可以说人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