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五章 科举之后_大汉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告示,是言道:“此乃是前些时日那科举,考过之人之名录,榜首之人乃是东郡人士,颜异,得官秩比六百石,其二,蜀郡司马相如,得官五百石…………”。

  如此,不多时,这人便将这告示上之言,尽皆宣读了出来。

  闻此言之人群之中,又是炸开了锅,颜异所住之酒舍之掌柜贺相赫然便在此列,然其自然是识字之,却是路过晚了,见到众人距聚集在此围观什么,便也凑前而观之。

  当听到东郡颜异之名后,其是喜不自胜,“少主得中了,少主得中了!!”。

  接着便是兴奋的归家而去。

  其如此,却还是有更为惊讶之人,当听到有人言道其中有之人乃是河东郡之义纵,其中数人皆是惊的目瞪口呆。

  其中一不过十岁之孩童便问道其身旁之父,道:“父亲,什么是科举得中?”。

  一转头,这孩童身旁之男子,抚摸了一下这孩童的头,便是呵呵笑道:“考过了这科举便可做官了”。

  然这男子是个连大字也不识得几个的人,怎么会清楚,这科举到底该如何考取,不过其却是知道一点,似乎只要考过这科举,便能做官了。

  闻此言,这孩童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接着便又问道:“适才所说的义纵,是不是就是住咱们家一侧的那个义纵”。

  这男子是一点头叹息道:“应便是他!”。

  言毕是心中暗道:“如此穷困潦倒之人,想不到也能做官………………”。

  “父亲,等我长大了,也要考科举!”,这孩儿是十分认真的说道。

  “哈哈,我儿到时定能考中!”,言毕,这男子便与这孩童一同归家而去。

  …………………………………………………………………………

  然长安城中嗅觉最是灵敏的,便是那些个巨富的商贾了。

  在地方做豪强,或许还能呈呈威风,然在长安城中,即便是家财再丰厚之商贾,还是要加起尾巴来做人,那些个列候公卿,从来都未用正眼看过这些商人,便更别提朝廷了。

  也只有在平定吴楚五国之乱之时,例外了一次,其原因便是,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朝廷一时难以负担,搞得天子刘启十分狼狈不得已要向民间之商贾借钱。

  在这些商人的眼中,家国天下如何,皆与其无关,不论在何时,只有利益才是其所看中的。

  不管是家仆千人富甲天下之商贾,还是只有百顷地之地方豪强,其哪个心中,没有个想成为范蠡、吕不韦那样的商人的梦。

  然起初,这些个商贾却是见吴楚五国势大,皆是不愿借钱于朝廷,后来,也不知是怎的,总算是有了几个商贾,借了数千金于朝廷。

  然借这些钱,却是要有代价的,便是还钱之时,要数倍还之。

  这些商人当中更是有人想要持金前去资助吴王刘濞,到时吴王刘濞入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