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2章金陵春之阵(八)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意识到了两山的重要性,有数千兵马环山立塞。

  看着山上明寨中,火炬闪烁,巡逻的火龙,在寨墙上游走,防守异常严密,李企晟皱眉挥手,“上!”

  近千先锋,便操着战刀和手弩,猫着腰向上攀爬,剩下的士卒则一脸紧张的注视着,同袍慢慢接近营寨。

  而就在这时,前方猛的一声“轰”响,白光暴起,两名汉军士卒身体瞬间被抛飞。

  “娘个劈,是炸炮!”李企晟怒骂一声,一跃而起,顿时怒吼道:“随我冲!”

  炸炮就是“地雷”,最早出现在宋朝,金军攻打陕州时,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

  而到了明朝初年,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地雷,焦玉所著《火龙经》一书收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的地雷,利用敌人踏动机索,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

  由此可见,所谓“西方人有了火药,就制造各种枪炮;而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却只知道做炮仗。”的说法,是没有深究之言,不仅对先人不公,还践踏民族尊严。

  汉军士卒见前军踩中炸炮,暴露了大军行动,顿时怒吼着跃起,直接向明寨发起了冲锋。

  山寨内,明军营地一片哗然,无数士卒拿起火枪,冲上寨墙,枪口从射孔探出,瞄准了顶盾攀爬的汉军。

  “放!”明军守将,大声怒吼。

  近千条火枪,从塞墙的射孔伸出,“砰砰砰”的响声之中,枪焰喷射,打得汉军盾牌火星四溅,数十名汉军惨叫着滚下山坡。

  在汤山发生激战之时,宝华山下,汉将张光翠几乎同时,向驻守山寨的明军发起了攻击。

  张光翠部比较幸运,没有踩中明军炸炮,士卒摸到寨墙脚下,才被巡逻守军发现,六千汉军立时发起猛攻,双方进行激烈搏战。

  ~~~~~~

  高姿,延平王阵。

  黎明时分,双方大营被汤山和宝华山方向,隐约间传来的爆炸和火炮声惊醒。

  延平王帅帐内,郑成功在中军大帐中,亲卫帮他穿上一身金漆铠甲,将兜鋻稳稳的戴在头上。

  昨天一夜,汉军的火箭袭扰没有停息,郑成功下令将士不用理会袭扰,安心休息,可实际上他自己却一夜未眠。

  不过,此时他却一点也不疲乏,精神反而极为亢奋。

  这时,部将甘辉挑帐进来,“殿下,汉军突袭汤山和宝华山!”

  郑成功神情淡定,几十万人的大战,又是在双方都熟悉的地形下决战,各自的策略,双方都能算出来,比的就是双方士卒的战力,还有执行和完成制定策略的能力。

  郑成功在两处都部署了兵马,不可能随意抽调和改变部署,所以挥手道:“不用担心,按着计划行事。”

  汉王阵。

  进攻一方的汉军,营盘要比明军更早清醒过来。

  此时,天色尚黑,可随着大军开始生火造饭,营地已然成了一片灯火的海洋。

  汉军营地内,战鼓和号角声蔓延,各营的士卒纷纷从沉睡中醒来,决战的一天到来了。

  赵铭在大营中,同样穿上一身金漆铠甲,头戴夸张的金漆羽翎盔,大步走出帅帐,密密麻麻的汉军士卒,已经在向营地外汇集。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