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8章边境冲突_扶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山寨里,这些劳力无法发挥价值,但接了工程后,劳力便能给头人们创造巨大的财富。

  当第一笔工程款落入头人手中,头人们立场立时改变,变成了吸血的包工头,压榨着手下土民修路,如今临近过年也没有停下的意思。

  二十五日,凌晨丑时,连接大理和永昌的官道上,几个昏暗的灯笼,悬挂在工棚区。

  蚊虫噗噗的撞在灯罩上,帐篷中,劳累一天的土民,正呼呼大睡,不见什么异常。

  这段官道,连接孟密宣抚司和昆明,已经基本完成,多数土民回到寨子,只剩少数人,还守在工地,看守着器械。

  土民们从头人那里得知,这条路修完之后,还需要去孟密修路,一直要把路修到南面的大海边,筑路的器械后面还要使用,所以留着他们看守,免得运回山里。

  这时,黑夜中传来一声野兽的嚎叫,篝火旁,几个放哨的土民,抬起头看了看,便继续靠着车辆睡觉。

  在明朝强大的时候,永昌府西南,号称有八百土司,都臣服于明朝。

  如今,孟密、孟琏、干崖、陇川等几个宣抚司,都在明朝内乱之中,被东吁蚕食。

  明朝在云南修路,官道修到边境,东吁国早就提起警惕,并进行抗议,要求明朝停止在边境修路。

  西南之地,对于明朝来说偏远,不愿意多生事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道路不通,不好控制,真打起来不划算。

  现在明朝将公路修到边境,便等于军队开进西南,不向以前那么艰难了。

  这对东吁而言,便是巨大的威胁。

  此时,在密林中,一队东吁士卒,潜伏在黑暗中。

  在预感到明朝将要发动对东吁的进攻后,东吁王便十分恐惧,想要寻找解决的办法,希望明朝改变主意,停止在边境筑路,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正当东吁王感到灭顶之日,一天天逼近之时,临近的大周遣使前来,并带来了一份抗击明朝侵略的盟约。

  十一月份,东吁与周国签订盟约,十二月初,周国的盟友英国,也加入这份盟约,东吁以国内市场、失去关税和司法自主,换取了周国和英国的支持。

  这份盟约,远比加入大明新朝贡体系要更加苛刻,但这时东吁病急乱投医,也管不了那么多,很快就与周、英达成同盟。

  有了大周帝国和英国的支持,东吁的胆子,立时就壮了起来。

  在周国和英国的教唆下,东吁王决定,与其等明朝修好了道路,对东吁发起进攻,不如趁着明朝没有准备,先下手为强,摧毁明朝修建的道路。

  这时,在夜幕的掩护下,一百多名东吁士卒,摸到了土民营地外。

  为首军官一挥手,几支抹了巨毒的箭矢射出,放哨的土民,瞬间捂住喉咙倒地。

  这时,军官顿时举刀大吼,“杀光他们,把路给刨了。”

  大群的东吁兵,打着火炬,从树林中冲出,杀入土民营地,将慌乱出营的土民砍倒,放火点燃帐篷,火光冲天而起。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