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三章 形势就是这样!(3/5)_我的梦幻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砸了。

  他也想通过《幸运钥匙》再杀回来。

  上一部大卖的《疯狂的赛车》,已经过去两年了…

  然后,赵劲松的电话拨过来了:“首日,2300万…”

  “口碑呢?”

  “口碑很强劲,豆瓣评分分,时光网评分分,首日票房加上这么强劲的口碑,我们宣传部门觉得至少三亿!”

  “…”

  宁昊总算稍微松了口气…

  黄博看到他挂断电话,赶紧问:“怎么样?”

  “首日2300万!”

  “…哟,可以啊…”

  确实挺可以的,国内电影,即便加上好莱坞大片,首日票房超过《幸运钥匙》的也不多。

  绝对不超过十个数!

  ……

  《幸运钥匙》之后的票房表现…

  完全不是一句‘可以’能够定义的。

  别说市场预估了,就直接打破了梦溪公司的预期!

  上映之后迅速席席卷了全国。

  不是夸张,《幸运钥匙》凭一己之力拉升了整个档期的热度,3月12号,大盘报收3700万,3月13周日,大盘居然反超了周六,3800万!

  进入工作日,大盘依然有2500万左右…

  没错,《幸运钥匙》占了90%的份额!

  首周末票房9050万,第一个工作日票房2250万,四天破亿;

  不止呢!

  七天破两亿,上映第十天,票房已经有亿了…

  不止如此,单日依然报收1800万以上。

  就这么夸张,当一部电影,尤其是喜剧类型片掀起观影狂潮后,能拉动的观影人群不可想象!

  上映第十一天,排片从55%降到了30%,差不多被砍了一半,因为好莱坞大片《洛杉矶之战》上映了。

  ……

  机场,晴。

  一辆黑色的奔驰商务车停在路边。

  车里坐着沈梦溪,他在等人。

  能让他亲自驱车接驾的不多,柳亦非当然除外!

  小姐姐从加拿大飞回国内。

  为什么是加拿大?

  因为《猩球崛起》实拍场景基本都在加拿大的温哥华。

  二十世纪福克斯之所以选择温哥华取景,并不是因为环境优美,就是因为退税!

  温哥华给好莱坞大制作的退税高达40%…

  制片厂肯定愿意到那边取景,至于导演的意见,不重要,即便是大导演,制片厂多给你两个星期的周期或者多给你钱,也就同意了!

  沈梦溪在看票房,《洛杉矶之战》首日票房2300万,挤掉了《幸运钥匙》,拿下了单日票房冠军…

  《幸运钥匙》单日票房降到了1400万…

  还不错,但是沈梦溪挺无语的!

  就《洛杉矶之战》这种美军主旋律电影凭什么能在中国5000多块银幕上映?

  有人给差评,说剧情太单薄,就有一堆人说‘这样一部爽片,你居然还要找内核?’

  没找内核,就只是说电影剧情太单薄!

  这都不行吗?

  凭什么美国大片就有优待?

  就《洛杉矶之战》这种破电影,95年的《独立日》就尼玛这种套路,15年过去了,还踏马这种套路…

  结尾,又是一个英雄挽救了地球…

  《洛杉矶之战》不算典型的好莱坞战争片,最多算一部无脑爽片!

  什么叫典型的好莱坞战争片》——《拆弹部队》、《孤独的幸存者》、《前哨》就很典型。

  具体分析一下:好莱坞战争电影越来越晦涩,导演把重心放在塑造人物的复杂而非战争本身上,不缺相互理解的好人和坏人,却少了鲜明的正邪对立和报应,有意无意间削弱了战争的正义性。

  为什么?

  因为创作者自己也不知道战争的行为是不是正义的!

  反应在观众的体验上,就是复杂的叙事让人厌烦,来自正义战胜邪恶的代入感和畅快体验被打断了。

  很正常,国与国的对立加剧,各国站队在所难免。

  这就让不同国家的观众越来越难以接受异国的英雄形象,就像中国的观众会越来越不买美国主旋律的帐。

  所以,《战狼2》、《红海行动》在国内大受欢迎了!

  但这些是五年甚至七年之后的事情,现如今好莱坞大片,甭管口碑好不好,一旦在国内上映,排片至少30%起步,首周末就能刷走一个亿以上的票房…

  因为有观众。

  观众就是愿意看这类片子。

  院线不可能砍排片,人家上座率很高…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