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拉玛一世的唐暹混一_风起南洋178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

  首先这场仗毫无意义,不管是输赢都对他没什么好处,因为就算打赢了,怎么的,你还想去占领泰国吗?不可能啊!

  而且一开战,他攻略北越的计划肯定又要往后推了,这样的话,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工业化?何时才能北上中原?

  最后最重要的是,他估计就算罗芳柏全力支持他,南洋华人也支持他,但跟暹罗人的这一仗,他还是没多大的把握,暹罗人不是武吉斯人可比的。

  拉玛二世轻轻的摇了摇头,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北大年和瓜啦登嘉楼,叶开的提议也不是不行,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对暹罗很有利的,因为泰人也可以分享到叶开打下四国之地的好处。

  因为这些原本是属于武吉斯人领土的地方,肯定不会欢迎信仰佛陀的泰人,但唐人不一样,他们并不排斥泰人,甚至可以说在某些地方还很亲近泰人。

  一个被唐人征服的土地,远比一个表面上臣服于暹罗的武吉斯苏丹可靠的多。

  但正因为泰人不排斥唐人,唐人也不排斥泰人,叶开的提议才会没有意义。

  因为拉玛二世知道,父亲拉玛一世对待唐人的态度是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用唐人的力量快速的壮大暹罗国。

  实际上从郑信大帝开始,暹罗的统治者都在执行着这一政策,因为郑信是潮州人和暹罗人的混血儿也有不是混血儿的说法,拉玛二世的奶奶也是一位名叫道伦的唐暹混血儿。

  当国王身上都打下唐人的烙印之后,暹罗国内的唐人和泰人不分彼此的情况就更多了,大量的下南洋的唐人娶了泰人老婆,他们的子女又会和泰人混血。

  当然,这个融合的进程是让唐人本土化,或者叫暹罗化,而不是让暹罗人唐化。

  从后世的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泰国虽然号称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有华人血统,但泰国的华人包括有华人血统的人,能流利说汉语的并不多,甚至不流利但能说都不多。

  这就是泰人和华人不断融合的结果,进入泰国的华人差不多都本土化了。

  而在马来西亚就不一样,由于华人和马来土著的矛盾,直到后世的二十一世纪,马来西亚的华人跟本地人都大相径庭,一看就能看出区别,反倒是和中国人不好区分。

  而且绝大部分的马来西亚华人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你称呼他们为马来华人的时候,人家会很认真的纠正你,你应该叫他大马华人,或者干脆称华人。

  他们有自己的教育体系,有自己的圈子,与大陆联系紧密,完全不像是马来西亚人。

  所以后世马来华人的这种状况,绝对不是现在拉玛一世想要的,他们想要的,是基本暹罗化的唐人。

  只有全国大部分人都或多或少的混了些唐人血统,身上有唐人血统的却克里家才会不那么显眼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