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7章 酱坊和教学_和天下第一的隐居生活(美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豆酱、酱清或是各式杂酱大河都不陌生,甚至说这些调味料是大河再熟悉不过的“朋友”,可这是他第一次看真正的酱坊是什么样子。

  垒高的围墙四四方方,圈住一大块地方,正门一进来,正对起小院,侧面盖着房屋的一排种了些枣子树,现在还未长大,可见长成以后会成为遮阴之处。这块地方临近高山,处于河流上游,水质清冽,并且从未有过河水断流的历史,便就没有挖井,直接修小渠引了高山上的分流作为日常用水。

  清澈的溪水能看清水下石板,水渠与溪水交汇之处设了网子,拦住了不小心流到这边的鱼类和水草石头。

  伴着溪水轻快流过的“叮咚”声,大河的眼神却直直钉在另一边的晾晒场上。

  这边没什么好看的景色,要说样子,就两个字“荒凉”能用来形容一二。为了防止树叶落在酱缸里,晾晒场侧面一棵树都没有,甚至为了防止草木中的小虫、地面上的灰尘落在酱缸,陆芸花一不做二不休,晒场这边全都铺了石板地面。

  为什么不铺青砖地面?其实相比之下青砖价格更高且抗压能力更差,人高的满满酱缸在上面放久了,下面青砖是肯定的会裂开的,倒不如高硬度石板混着灰泥做出来的硬化地面,既防滑又抗压。

  虽说周边有采石场,此地的石板价格稍低,但这种行径已经称得上是豪奢了,好在做出来以后效果很好,倒也没有枉费陆芸花在当时几乎掏空了的小金库。

  几十口满满的大缸排列得整整齐齐,似乎连空气中都散发着酱豆的味道,现在酱油还在发酵中,味道说不上好,却已隐隐能闻得到有一股鲜香之气传来。

  边上挂着尖尖竹编“小帽子”的高大酱缸配上豪横用石板与灰泥铺出来的晾晒场,这震撼的画面,怎能不让大河目眩神迷?

  大河从前船上的接待过专门做豆酱的客人,因为感兴趣聊过几句。那客人当时满是自豪、甚至带着些优越感地说自己主家是什么“百年酱坊”,虽说被战乱影响规模缩减许多,却也不是旁的小作坊能比。家里晾晒场是来回夯实的黄土地,走过几乎不沾灰、有百只半人高的酱缸、专门晾豆子的屋子……

  现在一看面前酱坊,大河感觉除了“百只酱缸”这一点,其余竟一点不比当时听到的什么“百年酱坊”差。

  “跟我来,我带你去住的地方。”陆芸花和卓仪很有耐心稍微等待了一会儿,好叫大河细细看清周围环境,等时间差不多了便引着他往屋子那边过去:“住下以后你可以慢慢看,咱们先安顿下来,还要去县城取东西呢。”

  大河急忙点头跟上,听师父继续说道:“这屋子前头是酱坊用的,后面住人。”

  这块荒地因为种不了又除了溪水没什么资源,所以价格便宜,加上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