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1章 为国争利_大宋安乐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大家都在,不如一起论上一论。”

  徐绶放下酒盏道:“这章程我已经写就,并且已经递了上去。侯爷又找我商讨,可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若是官家与诸位相公同意,我在想,造出来的这许多物事,要卖去哪里。”范宇笑道:“若是只卖与民间,怕是有人会说与民间商人争利,使其作坊无法立足。”

  杨谔想了想,便道:“侯爷这样想,却也不是没有道理。与其费时费力的做这些事情,不如便打消了这个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为而治,方可使民生息。”

  听了杨谔的话,他的本家杨察却摇头道:“你这是懒省事,岂是为官之道。我等将来若是主政一方,当要因势利导,以顺民意而为之。不过,官造物事用具,也确是与民争利。不如卖与夏国和辽国,将他们的钱赚来,这是最好。”

  范宇点点头,他想要的也是这句话,“杨察兄说的不错,若是能卖与辽国与夏国,换些牛羊马匹也不错。”

  “侯爷不知边事啊,牛羊还好说一些,但是马匹,却是辽夏厉行禁止输宋的。”张唐卿也开口道:“我大宋之所以在宋辽之战中失利,便是少了骑兵。若是当年,我大宋有足够的骑兵,怕是太祖之时便已经收回燕云十六州了。”

  徐绶急忙道:“卖与青唐的唃厮罗也可,那青唐可是与我大宋关系不错,西军之中的好马,皆是来自青唐。”

  “他们的青唐马虽然好,可惜却无法稳定的提供予我大宋。”苗振叹气道:“青唐唃厮罗轻信于人,也正是如此,屡次遭人背叛。如今也只是刚刚安定下来,能大量出售战马,却不知是何年月了。”

  范宇本来对这些事情并不熟悉,可是听到他们东一句西一句的,竟对当前的大宋局面有了些了解。

  “那便将造作院产出的民间用具,有几家算几家,都售卖过去便可,并不一定非要换来战马。”范宇笑道:“我记得还有安南与大理,也可交通往来。另有沿海市泊司,亦可售卖于海外。这销路看来,倒也是不愁的。若只售卖于大宋国内,怕是会让朝中一些官员不喜。”

  张唐卿笑道:“如此也甚可行,那安南对我大宋虽然看起来恭顺,可实际上阴图我大宋土地人口。而大理,则要依靠与我大宋的生意,才可维持其国段氏的奢华生活。这两国,倒也是好销路。只是侯爷这样位尊之人,却为何要忙于这等锱铢必较的商人之事,恐会遭人垢病。”

  苗振看了张唐卿一眼,却没说话。但是大家知道,苗振家中也是商人。大宋虽然推崇读书人,但并不禁止商人子弟考取功名。此时的商人地位虽然不高,但是远不如后来明清两朝那样低下。

  “岂只是商人之事,这是为国争利。”范宇笑道:“当年寇准相公,极力请先帝渡河北上,到澶州军前鼓舞了士气,这才使得辽国退兵。这等事,也是为国争利。若是商人能从周围各国,将他们的钱财都赚了回来,则我大宋富而敌贫。有了这些钱,我大宋便可打造精良军品,招募精锐军士。利无大小,只要与国有利,便须将之争回来。”

  “我记得上一次在潘楼,我与诸位便谈起四民之说。今日我却想说,士农工商四民,哪一个不是在为国争利?”范宇扫视诸人道。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