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9章 不能把养老金制度变成恶政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那就更得缴了,这事怎么算都是划来的事,这是朝廷的善政啊。我活了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样一心为咱们下苦人着想的官家哪。”

  “哥哥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咱们的朝廷确实是一心为民的好朝廷。是这样的,小妹的想法是既然朝廷有这个善政,咱们也得抓住。按一两银子认缴有点少了,咱们直接认缴二两。这样大家以后干不动活了,也能多拿一些。一两银子能干什么?我算了一下按二两银子缴,退了休也够生活。每月咱们承担的也就八百文钱而已,不算多。”

  “哪就按妹子的意思来,原来跟着我的人,我就直接做主了,全都缴上,一个都不落。”

  将私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障体系,这是最近李振新和国政院的人讨论之后,最新推出的政策。经过这么多年的推进,官员和官营企业已经将这个制度运行顺畅了。像延川的一些老人,现在有不少人开始陆续退休,开始领养老金生活。这事在民间,也行成了舆论基础。这时候向民间推行这个政策,时机基本上成熟。

  推行这个制度,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人口养老的问题。大量的人开始往城市聚集,要是不解决他们养老的问题,会有巨大隐患,同时也会滋生出对土地的病态依恋。在城市生存的人,除了官吏和官营工匠,其它人现在还是老无所依的状态,而这些人占了八成左右。这肯定不行,李振新的想法是要在十到二十年时间里,让养老金制度覆盖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城市人口。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没那么容易。

  像刘三姐班社这么支持养老金制度的企业并不是多数,主要原因还是她们的行业性质决定的。因为像戏班这样的业态,他们对于养老的渴望很强烈。同时这种班社里,老板基本上也都是领头干活的人,其它的工作人员其实是合伙人性质,大家伙的阶级意识不强,在这方面的话语权比较大,凡事都能商量着来。稍微算算账,就知道这事对大家都有利。

  可这种行业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行业还是老板说了算。让这些老板们主动为工人和伙计着想,从自家兜里掏钱补贴工人养老,能容易才怪。

  “总统,退休养老的制度,估计推行起来很困难。这方面咱们得有长远规划,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这肯定是想的来的事,那些土老财们把钱看的就像命一样重要。让他们掏钱,给工人买养老确实不易。”

  “我是这样想的,要先从官府容易掌握的行业下手,还有就是一些技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因为这些企业对工人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三年内,所有银行行业,都必须给员工买养老。要是从业人员有两成以上没养老,就取缔他们的执业牌照。还有就是鼓励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工人组成工会,把所有有技术的工人、匠人都吸纳到工会里来。然后以工会的名义和企业主谈,要让企业主在不降低工人工资待遇的前提下,给员工买养老,不然就禁止工会的注册人员到他们的企业上班。”

  这项制度必须得软硬兼施来推行,不能全靠行政命令解决问题。若是简单的用一纸文书让所有的企业都为工人买养老,他们很可能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工人身上,这就会变成恶政。本来是想提高工人待遇的,到最后反而降低了工人的实际收入。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