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筹备第一届国政联席会议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成为重点建设城市,李振新心中并没有一个定数。他不是不知道,锦州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这里有个历史遗留问题,让他一直犯嘀咕。这座城市是关宁军阀的老巢,当年大明是希望此城成为控制辽东的基石,然而它并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反倒成了满清牵制关宁军事力量的地方。这地方继续发展,能助力开发辽东吗?

  陈大郎有句话到说的在理,锦州是熟地,而且是现在大明控制的辽东地域的中心,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条件。

  来到锦州后,李振新直观的感受到了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此之前,他对锦州的了解是,这里是沟通关内、关外的枢纽。而来到这里以后,他觉得自己对锦州的重要性认识还是不足,这里不但是沟通关内外的重镇,也是辽东与草原的通道,同时也是关内与辽东半岛的陆上的连接点。

  掌握了这个情况以后,他知道今后锦州的发展必须要重点支持,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开发辽东最重要的支撑点之一。

  通往辽沈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宁远城,离开锦州后,李振新赶紧赶到这里,然后坐火车回到了北京。此次辽东之行,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京城的那帮大佬,等的都开始跳脚了,再不抓紧时间,全年的计划都会被耽误。

  接下来的时间,除了重臣出巡地方以外,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也必须抓紧时间筹备。按照既定计划,明年年初,要召开大明第一届正式的国政联席会议。所有的国事委员、国政委员全部要在开年之前赶到京城。

  之前虽然把架子都搭好了,可毕竟没开过一次全部委员尽数列席的会议。让人总感觉,所谓的国事委员会和国政委员会,只是个虚架子,没什么实际意义,就像是朝廷的虚衔一样,只是听起来好听一点而已。

  要说参会的人并没有多少,加起来也就一二百人。这种规模的会议,放到后世,可以每月都开。可在这个时代,开这种全国性的会议,实在是不容易。两广、云贵等省份的委员,得提前一个多月往过来赶,哪怕是通铁路的北方省份,也得提前十来天。这样一来一去,没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是折腾不清楚的。

  很多参会的委员,都是一省的军政主官和大佬,他们离开治地,远上京城,对于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更不要说,像李定国、刘文秀这样的实力派人物,离开驻地北上,所牵扯的事宜之广,就更难估量了。

  想要顺利的召开这样一届大会,前期工作必须要做好,没三四月的时间,根本没戏。

  好在大同到京师,南阳到襄阳的铁路修通了。不然这届大会,很可能都开不了。

  “总统,你到中原地区的巡视,最好在半个月内结束,联席会议的事宜,我先安排,但你也得尽快回来帮着我来筹备,靠我一个怕是顶不住。”

  “半月时间,差不多够了,吾应该能赶回来。好在现在有铁路,不然还真不能这么折腾。”

  “正是因为有铁路,吾才着急张罗联席会议第一届正式会议,没这玩意,这种规模的大会,还真开不了。”

  “要是全国所有地方的铁路都能连接上,吾看每年都可以开一届。这次联席会议,咱们首先得讨论一下修铁路的事宜。”

  吴贞毓还是念念不忘,他哪全国通铁路的宏愿,想借助这次大会召开,加快进程。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