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6章 丰收的秋天_振奋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抄斩。”

  说着话的功夫,牛车已经被装满了,贾四牵着牛往家里送一趟。那边卸了车后,还得回地里再拉一趟。

  也就是贾四家地有点少,也离家近,可以当天就把收到的麦子拉回家。不少人家在秋收的时候,干脆就在麦捆里打地铺,昼夜不离的守着粮食。

  粮食是根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随着各地陆续的秋收,去年光复的河北、辽东、山东等地,很明显的能感觉出比前段时间更加平稳了。这还只是收了一季粮食,若是再收上几季,民心会更加稳妥。

  河北和山东的百姓,对过去抛弃的最快,什么满清、祖大寿、唐通、这些人早都被他们忘的一干二净。仅仅过去了一年时间,可在他们的语言中,仿佛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一样。

  天津附近的青县马厂是北地少有的种植稻田的地方,当年徐光启主持工部的时候,曾在这里治理过盐碱。去年光复以后,宋应星又派人重新整治了一回,并加装了好几台蒸汽抽水车,用来排除卤水。

  现如今这里的稻子已经被收到了粮仓,看着谷仓里堆的白生生的大米,新安置在此处的舟山百姓,家家都是喜笑颜开。

  北地的大米和南方不同,这里的大米口感似乎格外香甜。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以为是错觉。可所有人都尝过以后,才发现这是个事实。

  南方来的村民们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为啥自己在南方种了一辈子稻子,换了个地方之后,产的稻子反倒比原来的地方好了哪?明明江浙一带,才是真正的鱼米之乡啊!

  除了这地方只能产一季稻子以外,这里的条件似乎比浙江老家更好。朝廷对他们这些军余,格外的照顾。一水的新农具,只要能用到的,都是免费配发。还专门组织人修砖瓦房,估计到了年底每家都能分到一套亮亮堂堂的新宅子。这么好的稻田,五年免税,这种好事怕是修八辈子福才能修到吧。

  “诸位乡亲,明天鲁王殿下、李总裁、吴总统、宋尚书和张司令将一道来我们村看望大家。到时候老少爷们,可得长点面子,不要给我们舟山人丢人。”

  “里正你就放心吧,朝廷的诸公能看得起咱们,还能来咱们村看看大伙,我们怎么可能驳了人家的面子,你就请好吧。对了、诸位老爷来咱们村,会在咱们这儿用饭吗?咱们这儿别的好东西没有,上好的大米饭管够,若是需要我们这就张罗一个席面。”

  “席面就不用张罗了,来的都是当朝重臣,怎么可能轻易在外边用饭哪?要是出个意外,谁能担待的起?”

  因为害怕出意外,下边的人并没有准备用餐的事宜。然而当李振新一行来了之后,硬是转了大半天都没结束。到了最后,李总裁非要吃碗百姓家的家常便饭才行。这让天津知府、青县知县等当地官员紧张不已。

  “老师、这边没准备啊,咱们还是到青县县衙用餐吧。”

  “要什么准备,百姓家随便煮碗米饭,就条鱼就能应付。这样吧、其他随行人员到县衙去用餐,鲁王和我们就到这里找户人家,尝一尝百姓们的餐饭,看看他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这次来马厂安置村,李振新主要还是想看看百姓们的生活到底怎么样,从表面看,似乎各方面都还不错。可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俗话说得好,餐桌才是最能体现生活水平的地方。必须得尝尝百姓们的日常餐饭,才能真正把心放下。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