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大失所望_知否之护姐狂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颇有些自得。

  盛长桢恍然大悟,江浙道丝织业正在急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流民自然就是最好的工人来源了。

  只是盛长桢还是有些不解:“这么多织机,丝绸产得何其多,居然还是供不应求,我大周有这么多需求么,难道是远销海外了?”

  黄体仁闻言脸色一变,胡子差点都揪断几根。

  大周朝开国之时,朝廷便立下禁令,片板不下海。历代皇帝都是小心遵循,不敢逾制,如今亦是如此。

  盛长桢提及此事,自然是让黄体仁觉得心惊,连忙撇清道:“盛修撰说笑了,禁海是我大周祖制,谁敢违逆?

  更何况,我大周何等广大,子民兆亿,江浙道所产丝绸在大周境内行销尚且不够,哪用卖到蛮夷之邦去?”

  谷/span这番言论并不能使盛长桢信服。

  黄体仁刚刚把江浙道的丝织业产量都夸到天上去了,但据盛长桢所知,大周朝大部分百姓还挣扎在温饱线上,消费能力低下。也就是说,大周国内根本就没有那么庞大的市场。

  盛长桢紧紧盯着黄体仁的眼睛,试图从中看出端倪来。

  可黄体仁一脸平静,坦然以对,让盛长桢只得暂时按捺下心中的狐疑。

  盛长桢又问道:“江浙道那么多桑田,农田必然大少,江浙道百姓又如何果腹呢?”

  黄体仁淡淡笑道:“从别道调运来即可,我江浙道富庶无比,不过多出些银子买粮罢了。”

  盛长桢不可置信道:“江浙道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农田遍布,本是大周产粮重地,如今居然连粮食都不能自给?”

  江浙道至少占了整个大周粮食产量的一成多,是输出粮食的大道。如今居然不能自给,还要靠别道输送。

  这就意味着,整个大周的粮食比以前要少了许多。

  要知道,别道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增多,往江浙道输送得多了,自己留下的自然就少了。

  而且,虽然江浙道付了银子,并不是白拿,但盛长桢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这些银子一分也到不了那些种地的百姓手里。

  就算百姓手里有银子,但在很多地方,粮食可比银子金贵,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大周产粮本就勉强够百姓果腹,如此一来更是雪上加霜了。

  难怪盛长桢南下以来,沿途所见,许多地方都是路有饿殍。

  一念及此,盛长桢心中愠怒,又问道:“黄师爷,江浙道买走了别道的粮食,那里的百姓又该吃什么呢?”

  黄体仁不以为然道:“此事自有当地巡抚操心,我江浙道只需谨守本分即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

  呵呵,盛长桢气极而笑,这黄体仁还真是和王世昌一脉相承,都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点超出本职的事都不愿想,全然不顾天下大局。

  发展工商业固然是好的,这本就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如今大周朝百姓吃饭都成问题,生产力低下,根本不具备大举发展工商业的基础。

  江浙道的繁荣是一种畸形的繁荣,是在吸大周其余地方的血。

  更何况,江浙道产出之物销路还存疑。

  来时,盛长桢还以为江浙道有什么减少流民的好法子,满怀希望地想要学习江浙道的先进经验,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一念及此,盛长桢顿时心灰意冷,再也不想在这巡抚衙门里呆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