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宣纸_唐朝工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

  再然后,太子殿下很装逼地来了一句:醉后拙作,非本王之能也。

  言下之意就是,老子喝了酒写的诗,根本就没有发挥出本王的真实水平,本王的完全体还没有显露人间呢。

  当然其实李承乾觉得自己这首诗太特么牛逼了,简直有如神助,怎么就喝了点酒写出来了呢?

  他自己都记不得,自己怎么就写了这么一首诗。但程处弼都说了,是太子亲笔所写,笔迹也是自己的,那么就免为其难地认了账。

  至于张大郎,哦,当时他喝醉了,不省人事呢。被太子的虎踞给震慑了。

  从此以后,长孙冲在东宫虽然也做文化工作,但基本上就是划水。毕竟,明知道老板比你业务能力更强,还要强行装逼,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被打脸。

  加上长孙冲深得他老爹的真传,扬长避短是本能,藏拙是熟练工,该划水的时候坚决不含糊。

  于是乎,虽然东宫每个人都在说长孙冲才子牛逼不解释,然而李承乾觉得表哥的水平肯定和程处弼是一个级别的……

  没错,就是和那个人类智商分界线的程家牲口一个水平。

  当然如果长孙冲知道那首诗为什么会成为李承乾所作的真实情况,他肯定会发扬祖父深入草原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张德剁成肉酱之后,再冲入漕渠喂泥鳅……

  这一年夏天,四大天王有两个在迷茫焦急,有一个在自以为是,还有一个在南方数着一艘又一艘载着灰糖运往长安的乌篷船。

  还是那个正兴亭,然而这一次,和李董座谈的不是大舅哥。而是一群老头子。

  “封文宣王吧。”

  李董有些意兴阑珊,感觉打不起精神来,明明应该很高兴的。

  陆老头儿眼色还是不错的,于是道:“陛下,新一批南山白纸就要运出,不知内府采买几何?”

  李董就听不得这个!

  “那竖子是你弟子,莫非是你教他行这等商贾之事的?!”

  “陛下,大郎不过是十三岁的少年,然而却心系朝廷,心存陛下。这才献南山白纸于陛下,如此泼天大功,若是占为己有,陛下舍得一伯爵乎?”

  老头儿乃是大杀器,嘴炮从没虚过谁。皇帝他又不是没喷的认怂过,把陈后主都算上,前后喷的喊朕知错矣的有三个。

  然后今天有了第四个。

  “朕知错矣,方才是朕口无遮拦,陆公勿怪。”

  “臣岂敢,只是陛下,这南山白纸,还烦劳赐名。”

  老头儿为了给弟子拉赞助,也是豁出去了。再说了,首倡之功捞着了,也得给弟子喝点汤不是?

  李董嘴角抽搐,脸顿时一黑,心中暗骂:你们师徒特么够了!

  然而为了这教化大功,自己开的千古一帝任务,含着泪也要做完。

  “既是文宣教化,不如就叫‘宣纸’吧。”

  “谢陛下赐名。”

  于是,南山白纸,就有了正式的官方名字:宣纸。

  再于是,大理寺里住了几天的老张正在和正义使者孙伏伽下五子棋,结果就听到内府来了人,阉党头子身兼数职的史大忠马上就要退休了,然而还要给皇帝陛下跑腿。

  “大郎,喜事,大喜事!”

  “史公,喜从何来?”

  老张双三做成之后,孙伏伽把棋盘一掀:“说好的禁双三呢?你到底会不会玩?”

  史大忠眼珠子放光笑道:“皇帝诏:特赐南山所产白纸名为‘宣纸’。”

  哎哟卧槽,这特么可以啊。

  老张哈哈一笑,跳了起来:“我说今天怎么老有喜鹊往牢房里钻呢,原来史公要来啊。哈哈哈哈……”

  “大郎,可莫要省了人事哟。”

  “醒的醒的,春明楼包了!史公要是乐意,平康坊我也包了!让史公的孩儿们也快活快活!”

  有钱……就是辣么任性。

  而在宫中,用膳的李董黑着脸,放下筷子后问老婆:“观音婢,明明是教化大功,缘何朕却高兴不起来?”

  老婆当然了解老公心里想的,微微一笑:“二郎所想,妾知矣。妾有一计,可得大唐散财童子一枚。”

  李董顿时兴奋无比,赶紧拉住皇后的手,一边走一边说:“走,我们回房慢慢说,细细说……”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