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八章 夏言致仕_执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易天说道:“君父能够得道成仙,长乐无极,这难道不是子民们所期望的吗?”

  夏言摇了摇头,说道:“正是因为皇上是天子,皇上是天下子民的君父,所以皇上才要将个人利益放在身后,把百姓的疾苦放在首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明君所为!”

  梁文听罢直接拿起案前的玉玺往台下扔去,玉玺从梁文的手里脱落,顺着台阶掷地有声!滚落在地上,八个角有四个角被摔成粉碎,已经不堪入目难以分辨!

  皇帝的玉玺分为多种,但主要的玉玺分为三种。一种是皇帝私印,上面是皇帝的年号,如永乐皇帝御用之宝八字或者其他;第二种是用于下发中旨而要用作凭证的玉玺,皇帝下旨不经过内阁的叫中旨,中旨也代表着无上的皇权,所以需要以皇帝玉玺为证;第三种就是国玺,也叫传国玉玺,是三种玉玺中最为重要的。传国玉玺由大明太祖洪武皇帝亲自刻制定为传国之君的传国之宝,上刻大明穿过之宝八字。

  大明之前,从秦始皇开始都是以所刻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和氏璧以为传国玉玺。秦亡后和氏璧由汉高祖刘邦所得,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太皇太后王氏不从,将和氏璧用了砸奸贼,所以破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镶饰。东汉末年,和氏璧被孙坚所得,后转归袁绍,最后落入曹操之手。经历三国东晋十六国,又过了南北朝,和氏璧失去踪迹,消失三百年。最后现身在突厥,后被唐太宗李世民寻觅所得,立为国玺。唐亡经五代十国历北宋,南宋亡于蒙元,和氏璧落入天命真人成吉思汗后世之君手中。

  ,首yb发P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起于草莽,先后击败西边强敌陈友谅、东面张士诚、浙东方国珍、四川明玉珍,一统南方半壁,在金陵定都并改名应天府,就是如今南直隶南京城。顺天承命,即位称帝,立国大明,封魏国公徐达为征北讨元大元帅,领军十万北伐。

  徐达不辱使命,一个月之内连破山东、河南、河北,攻破元大都!元顺帝妥懽贴木尔带着皇后太子后宫嫔妃和大臣逃往元上都,并将传国玉玺和氏璧携带走。后来,徐达、常遇春等大将都曾北伐,攻占元上都之后,也没有得到和氏璧的下落。直到成祖永乐皇帝五征漠北也没有拿回属于汉人的传国之宝——和氏璧。

  大明历代先帝在对和氏璧失去希望之后,只能选用最好的宝玉刻制属于大明传国之君的传国玉玺。若非册立皇后、太子,或遇皇帝驾崩新帝继位的大事,一般国玺不会轻易示人。

  梁文一时心情激动之下,也忘了拿捏分寸,一不小心就砸了玉玺,还好那只是皇帝私用的玉玺,也就是嘉靖皇帝御用之宝。在梁文和秦福庆幸的同时,夏言及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