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零章 最好的选择_一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区造船业当中的影响。虽然海州地区造船与通城相比,现在还不算什么,但也正因为如此,省船舶公司才可以发挥更大的影响,省船舶公司甚至可以将合资船厂、海州地区船舶都发展成为他们参股的省船舶公司系船厂,未来省船舶公司要搬迁的话,海州地区自然就会成为优先选择。

  相比之下,省船舶公司如果要到通城投资的话,投资规模小了,没有竞争力;投资规模大,相当于要将省船舶公司搬过去,省船舶公司人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而在海州地区他们可以通guò参与合资项目、参与对海州地区船舶的援建,先熟悉情况,再做是不是继续投资的决定。当然最重要的是如果要参与合资项目的话,省船舶公司也要筹集几个亿的资金,短期内他们也没有办法继续别的投资项目,与海州地区船舶的合作大概是唯一可以让他们获得扩张,却又不用继续追加资金投入的项目。

  包飞扬和陈玉清谈了将近两个小时,陈玉清在路上休息了几个小时,这时候也顾不上路途劳累,直接前往省政府找常务副省长徐盛教。

  陈玉清仕途上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淮东县的时候从纪委书记转任县委副书记,从此一路平步青云。当时陈玉清最大的助力就是省纪委书记封重林的器重,当时徐盛教还只是普通副省长,和当时的纪委书记一样都是原省委书记鲁勇明一系的干部,如今鲁勇明和封重林都已经不在江北任职,徐盛教也成了常务副省长,成为这一系干部的主心骨。

  “徐省长,通城的卢丁逸太下作了,他跑去韩国抢我们早就谈好的项目我也就不说了,可是他在大会上那样讲,说得好像是我们海州地区市抢他们通城的项目一样,这种欺上瞒下的做法,是我们党的干部能够做出来的吗?”见到徐盛教,陈玉清很快开始开炮。

  听到陈玉清的抱怨,徐盛教笑了笑,鲁勇明退居二线以后,中央让王虹锋接任省委书记一职,又从沪城调来洪锡铭担任省长,加上其他一系列的人事调整,他们这些原本是鲁系的干部也变得势单力薄起来。

  所谓的鲁系,原本也就是指那些在政zhì立场上与鲁勇明比较一致干部,实际上这并不能算是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同盟,鲁勇明不在了,缺少这个将大家团结在一起的主心骨,大家也自然会有新的立场,比如徐盛教现在就与省委书记王虹锋走得比较近。

  “玉清同志,卢丁逸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妥,省里也会告诫他的,你就不要再那样说了,那样说一名党的重要干部,也是不妥当的。”徐盛教缓缓说道,新来的省长比较强势,他也快到线了,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表xiàn得太高调,当然,低调也不代表他就没有自己的立场,对于卢丁逸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