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_汉末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对刘协的第二次招揽,微微犹豫之后,默默地一躬身:“臣亦愿竭尽所能,为朝廷效力。”

  一个是为刘协,一个是为朝廷,听起来似乎差不多,但实际上还有些区别的,不过对刘协来说,却是一样,他与大汉气运相连,已无分彼此。

  接连收服两位大才,刘协自然十分高兴,不过眼下朝廷大势已经明朗,这些人才的投奔,算是锦上添花,高兴但还不至于激动,他已经过了人才饥渴的年代。

  既然有了庞统、徐庶,对于那位后世几乎被神话的诸葛亮,刘协自然也是有几分期许的,只可惜,无论是庞统还是徐庶,都不建议刘协此刻请诸葛亮出山。

  不是诚意不诚意的问题,作为好友,庞统和徐庶对于这位同窗可为相当了解,虽然平日里相处起来温润如玉,让人如沐春风,但骨子里,却透着傲气,那是一个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人物。

  用诸葛亮的话来说,如今的天下,已经无需孔明出山了。

  想想,也不难理解,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被传为千古佳话,但如今的刘协,自然不会尽信演义或是历史。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曹操虽然占据大势,但天下可不是现在这种局面,江东、蜀中两处,都是可以据险自守的地方,而当时的刘备,虽然兵微将寡,但多年奔波下来,名声却是足够了,仁义之名再加上皇叔的身份,本身就是一面旗帜,当时的刘备,其实已经具备了一飞冲天的潜力,所欠缺的,只是一个时机,一块儿地盘。

  与其说演义或历史上,是刘备用诚意打动了诸葛亮,倒不如说,是诸葛亮原本就已经准备出山辅佐刘备,三顾茅庐,也不过是自抬身价,为自己进入刘备集团后,掌握足够的话语权的手段而已。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起来是赞扬诸葛亮,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讲,却也说明了诸葛亮本身有着极强的掌控欲,事必躬亲,对别人都不放心,也间接导致了诸葛亮死后,无人再能撑起蜀中大业。

  冷静下来的刘协才开始思索这些,诸葛亮固然是一个顶尖人才,但不同于郭嘉的散漫,贾诩的低调,诸葛亮如果入朝,肯定会希望朝政朝着自己理想中的方向发展,这无关乎忠诚,只是信念的问题,而如果有一天,刘协和诸葛亮的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会怎样这是个大问题。

  是个全才,却也是个独才,还是那种能够生生把自己给累死的独才。

  刘协叹了口气,如今朝中有足够的顶尖人才可以与诸葛亮制衡,但这种人,无论用在哪方面,都屈才了……是个独当一面的人物,但如何用,刘协觉得自己得好好考虑考虑,而且如今诸葛亮没有出仕之心,待一统天下之后,再将其招入朝中也不迟,他就不信,一身经天纬地之才,会甘心孤老山林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