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四章 新一年的指导方针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劳务工了。所以,也难怪一满五年期限,大量的劳务工便收起行囊闪人了。

  这样的情况原本问题还不算太大,因为那个年代劳务工的数量整体还在增长之中,不过从前年开始,劳务工的数量在达到顶峰之后,因为爱尔兰、意大利、俄罗斯等劳务工来源地富余劳动力的逐渐枯竭(当然也有当地领主限制的因素,毕竟谁都不傻,人都让你拐走了,我哪奴役人?),这个问题便开始暴露出来了,并且已经开始渐渐影响到了东岸工业的各个角落谁让现在的东岸工农业,对非国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了呢,这可是会上瘾的!

  于是乎,在这样的局面持续了两年之后,现在东岸国内已经渐渐开始有了一些质疑执委会政策的声音,即很多人认为,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扩张国土、继续给予新来的明国移民分配土地?因为这样早就了庞大的农民中产阶级,结果却使得诸如伐木、开矿、修路、挖河、建筑等行业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只能向外来劳务工方面想办法相信如果不是一些家庭的次子、此女们不愿意远离家乡而在本县做工的话(长子继承了几乎全部财产,尤其是不动产),以及如今的东岸工业规模尚不够大的话,估计就连工商业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了。

  “呵呵,人力不足就只有在旧大陆想办法了。执委会诸公,也太看得起我李某人了哇。”李晴慢慢看完了文件后,哈哈一笑,道“谁让东方来的移民宝贝呢,一来就自动成为国民,除了少数手艺人之外,其他全部被定为农村户口,欢天喜地地种地了。但脏活累活苦活总得有人做吧,嘿嘿,就只能欧洲白种人、非洲黑种人、美洲红种人来做了。到了现在,就连这些二等、三等、四等人都愈发不足了,这执委会到底在搞个什么蛋呢?”

  李晴的秘书今年不到三十岁,父亲是明人、母亲是朝鲜人,因此这会听了李晴的抱怨后也没什么,只是低声提醒道“特使,国家现有的大政方针,短时间内似乎不太有改变的可能性了,咱还是得积极响应文件精神……”

  “这事我知道怎么做。”李晴摆了摆手,打断了秘书的发言,道“现在英国局势日益稳定,实力日渐增强,工业日渐发展,对门德斯那种专从爱尔兰招募移民的人来,生意确实是越来越难做的。我听闻在曼彻斯特的丝麻棉纺织工业区,大量爱尔兰开始进入乡村寻找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原本的英国农民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做工,所以现在从爱尔兰找人是走不通了;主要在亚平宁半岛活动的巴蒂诺也大同异,原本地狭人稠的意大利近些年风调雨顺,人口和粮食之间达到了平衡,现在可移民的数量也开始减少了,但终究还是有点,虽然无法期待更多。”

  “戈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