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6章 多事之秋_围棋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级很高的房子。

  嗯,半吊子土木狗李襄屏可以很负责告诉大家,假如有谁真这样干的话,不仅提高不了抗震强度,甚至当四川那种等级的大地震来临时,这种做法多半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为地震和战争不同,假如你想防住一个炸药包,你想修一个坚固的碉堡,那你这种方法还可行。

  可是地震并不是炸药,它是以地震波给人类造成伤害,所以这种伤害有两个重要特征

  第一,地震波并不直接造成伤害,通常是由地震波引发次生灾难,例如山崩,地裂,海啸这些地质灾难给人类造成伤害。

  第二,每次的地震波其实时间都是极短,通常也就几秒钟,大多都是在一两秒中内就结束。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那种加钢筋加水泥的方法并不好啊,这种方法不仅效果不佳,并且当真在引发次生灾害的时候,很容易就造成更大的伤亡-——

  同样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某个房子因为地震倒了,那么是钢筋水泥的更容易砸伤人呢,还是木头柱子甚至更轻质材料例如炭纤维材料更容易砸伤人?

  所以最正确的抗震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李襄屏记得就在10年前后,有一个国外建筑结构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做了一个故宫某宫殿的模型,按照1比10还是1比5的缩小比例标准还原模型,然后就用这样一个模型去做抗震实验。

  大家都知道,故宫的宫殿都是木质建筑,并且这一类中国古建筑其实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基础很浅,就算是紫禁城的那些皇家建筑,大多数立柱的基础都不会超过一米。

  嗯,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想必在大家想当然的印象当中,这一类的建筑肯定是不抗震的吧?

  可是那次实验出现了什么结果呢?

  把地震强度模拟到7级,那个模型毫发无损。

  把地震强度加到8级,那个模型的部分墙板脱落,但整体结构依然安全。

  最后那个国外的结构师放大招了,直接模拟到9级地震,结果那个模型的墙板倒是差不多都震掉了,但整个房子依然没有倒塌。

  这就是建筑界著名的“墙倒屋不塌”实验。

  也正是因为这个实验,之前学术界长期争议的两种抗震方法,(“加钢筋加水泥”那种叫刚性抗震,后面这种叫柔性抗震),柔性抗震方法就取得决定优势了,后世几乎所有的重要大型建筑,都是以柔性抗震为主,辅以必要的刚性抗震手段。

  例如后世咱们国家的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等等,基本都是以柔性抗震为主。

  只要这种方法为什么好,大伙作为非专业人士也不用去了解得太详细,简单的说,柔性抗震的原理其实就有点像墙头草-——

  你一阵12级的台风刮过来,那些貌似树大根深的大树有可能连根拔起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