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五章宋檀儿学种花,红楼经济学!_山村小仙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了。

  陈青牛听完宋檀儿的讲述后,开口道:

  “檀儿,以你这学习养兰花的劲头,我们适合在山中开一个品类繁盛的花店,除了种兰花之外,再种一些竹子,梅花,菊花,弄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盆景在网店上上架,肯定能挣不少钱!”

  宋檀儿说道:

  “我只养兰花,不养别的,更没心思,没那个精力开花店!”

  陈青牛说道:

  “檀儿,你出身大户人家,天生就是享福的命,种种花也仅仅是怡情而已,就不是一个种田的人,你知道红楼梦中,我最佩服的种田的人是谁吗?”

  宋檀儿微微思索,说道:

  “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探春!”

  陈青牛说道:

  “不是三姑娘,而皇商后代,有经济头脑的宝钗,宝姐姐,……当初王熙凤小产,探春和李纨掌家,她看出大观园里可以生出银两的经济作物还真不少,譬如潇湘馆的竹林、稻香村的稻田、蘅芜院的香料香草、怡红院的鲜花。同一座园子,不同的运用方法,大观园不只能“大观”,还能“大用”。

  她认为与其将这些地方包给外人赚钱,不如包给自家人,打算将这些地方承包给家里的老妈妈们来盈利。

  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让宝钗帮她想得更仔细。

  宝钗提醒探春要选对人、归对账。

  因为一个好的制度,要能让众人得其利,否则这笔新创的财源,可能变成新的风波,因为账房们、没承包到的妈妈们,都可能因为沾不到光而眼红阻挡。

  宝钗建议,这些“承包商”可以从大观园获得很多进账,但是她们不能只享权利,不尽义务,除了上缴一定的钱粮外,还必须负责大观园里各房的杂项开销,如此账房每年将省下四百多两银子。

  而且承包的老妈妈们,每年要拨一笔经费,让没有承包到的老妈妈们也能得到一些好处。

  宝钗的安排真是面面俱到,外头账房里一年少出四五百银子,也不觉的很艰啬了。

  他们里头却也得些小补;这些没营生的妈妈们也宽裕了;园子里花木也可以每年滋长繁盛;就是你们也得了可使之物:这庶几不失大体。

  更关键的是,宝钗还建议,若能将这些省下来的银子转去置产,一年四百两,二年八百两,打租的房子也能多买几间,薄沙地也可以添几亩了。

  这些房子、田地都可以收租、收粮,起源都是大观园。

  宝钗懂得把钱看成资本,用资本购置资产,如果把资产孳息再拿去投资置产,如此循环,大观园就变成了一个创造财富的自动复利机器了。

  陈青牛刚说完红楼种田论,迷雾风水迷阵外传出了李水颜的喊声。

  “陈青牛,你出来,我有事找你,……你快出来,快出来呀!” 

  “檀儿,有人喊我,我去看看什么情况,马上就回来!”

  陈青牛起身,下床,走出了屋子,朝李水颜声音的发源地飞去。

  宋檀儿看着陈青牛的背影,撇了撇嘴,心里有点发酸,从床上起身,下了床,踱步朝迷雾风水迷阵外走去。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