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0章 军队信仰、秋收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勇猛作战而立功的将士,他们受到奖励,他们家人同样有好处。这就让士兵们只敢向前,不敢向后。

  而且这种奖励处罚,都是严格依从军法,不存在多少的个人好恶,自由心证,保证了军法的严肃性,让将士们心服口服。

  种种严格的军制与待遇,造就了现在这只强悍无敌的五寨堡军队。

  为了让这只无敌的军队继续存在下去。黄来福决定在五寨堡军队外引入这种森严的等级制度,军人地位为第一等,到时还会有相应的礼仪及待遇。

  任你再有名望,再富裕的商户民户,也得在军人面前毕恭毕敬,向他们作揖行礼。他们要改变这一切,只有他们自己参军,或是自己家族内获得某种军功,才能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而普通的奴仆,平民,如果他们立了军功,也可以取得相应的社会地位,获取自己的私人财产……

  军中的职务越高,社会地位便越高等!

  ……

  如果说黄来福有意在五寨堡开设军校只是让人议论与期待外,到时他在五寨堡军队外实行军功等级待遇制,可想而知会引起什么轰动了。

  这个事情事关重大,黄来福需要慢慢谋划,而总督府事务繁多,黄来福百忙之中,只能吩咐心腹幕僚仔细研究此事。

  而且现在还有一件大事需要黄来福关注,就是新的一年秋收又开始了。

  五寨堡及各地农场是黄来福的兴家基础,由不得他不重点关注。

  万历二十七年八月十六日。

  五寨堡全堡吃完月饼,过完中秋,便全堡总动员,开始了堡内诸农场麦子的收割。

  这些年中,五寨堡各农场己是固定在四十万亩的田地规模,产粮基本上定在九十万石左右。

  至于八角堡的各处农场,有田地二十万亩,产粮大体定在了三十万石左右。

  还有偏关与老营堡,共有田地三十万亩,产粮大体在三十五万石左右。

  除了黄来福直接掌控的这几堡外,还有塞外的清水河及黄浦川河一带,这些年经过屯田垦殖,自己参股经营的农场加上移民们交纳上来的田税,也可征收到几十万石粮左右,而且塞外的移民们可以自给自足,又可以拥有了这么多的土地,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这些年来,黄来福在这些地方广泛采用四区轮种制,分别种植苜蓿、小麦、萝卜和大麦等,所以各农场的田地肥力保持良好,使每年的产粮稳定。而且各农场中种植的众多大豆、甜菜、胡麻、油菜等物,肥田养地的同时,还为五寨堡各个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五寨堡马推二号收割机己于几年前研制成功,并在五寨堡各农场中广泛使用。这种收割机用两匹马拉动,内中有一种木翻轮的旋转叶片装置,可以灵巧地抓住小麦,一对带齿的刀片将麦子割下后,便会由翼轮抛到倾斜着的帆布上面打好捆,非常好用。

  除了五寨堡外,由于塞外地势平坦,地广人稀,很多农场都在使用。

  当然了,由于过于昂贵,这种五寨堡马推二号收割机倒是很难在大明市场打开局面。

  ……

  五寨堡与各堡农场相继收割丰收后,一时之间,各堡又是米商云集。由于以五寨堡为首的晋西北诸堡不但能自给自足,还有余力供应外地,这让朝中的运粮压力大大减轻。

  往年时,朝廷要运粮往山西镇,大同镇,延绥镇等地,不知要耗费多少精力,这几镇都是山高路险,一路上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损耗。为了运粮,也因此有了折色银这个概念,也造成了晋商的大兴。

  现在好了,五寨堡等地兴起后,不但是山西镇,就是大同镇与延绥镇,也因此大大占了便宜,可以就近买粮,大大减轻了朝廷的压力。

  对于黄来福这个成绩,就算很多官员们内心不服气,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过人之处。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