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3章 天下开矿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在神池堡等地开矿大赚,皇上又怎么会心动开矿?此次上书开矿的人中,虽然没有黄来福在,矿务局的人选官员中,也没有黄来福,但许多人都隐隐知道黄来福才是背后挑起此次开矿的源头人选。一时间,许多官员私下对黄来福大骂。

  当然了,对这些话,黄来福也略有耳闻,不过历史上的矿监税使高潮还没有来临,现在反应还为时过早,不过他己经在心中谋算,回到五寨堡后,如何吩咐《五寨堡新闻报》进行反击了。

  ……

  从去年秋起,大明的内阁,又经过了一番调整,礼部尚书罗万化荣休,换成了张位,并参与机务。除了各部尚书外,是时内阁辅臣计有四人:赵志皋、张位、沈一贯、陈于陛,皆同年生。

  八月初五日这天,参与机务、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保陈于陛从内阁出来,路过六科廊的值房旁,只见这里人头涌涌,一干官吏言官们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皇上果真下旨开矿,如此天下骚然,国势濒危。”

  “那个矿务总局是什么东西,里面尽是些中官,我等饱读圣贤书,却被排除在外,真是天理何在?”

  “矿监四出,到处抽税,与民争利,有违祖宗之法。不是说了吗?肃皇帝时,国朝也曾开矿,不过却是得不偿失,这么明白的道理,皇上为何不听?”

  “我曾听人言,这都是因为山西镇总兵黄来福开矿,获取厚利之因,皇上看了心动,才诏令开矿的。”

  “那黄来福只是区区一武夫,本因专心武事,为国守边,却尽做些细技末节之事,这居心何在?”

  “都是那黄来福造成的结果,吾观这什么的矿务总局等事,没有那黄来福的谋划,凭那些太监,是万万做不出的。”

  “事情到了现在,又有什么办法,连户部杨尚书上疏反对,皇上都不听,我等又有何办法?

  “哼,上疏一次不行就上疏两次,甚至到五十次,一百次!一人上疏不成就十人,百人,如果整个内阁大臣们都一起上疏劝谏,皇上总会听从的……”

  “唉,我等虽然希望皇上亟图更始,兴修百业,无奈皇上一再拒谏,上下隔绝,就算上疏,皇上俱不采纳,我等也是无可奈何啊。”

  ……

  那些官吏们正说得高兴,忽见陈于陛过来,立时忽拉拉的涌过来一大帮的人头,七嘴八舌的都是向陈于陛囔囔。

  “陈大学士,中官四出,天怒人怨。现今国朝危难,您身为内阁辅臣,岂可坐视不理?连户部尚书杨俊民大人都上疏劝谏了,您德高望重,最是忧国忧民,希望您老带领大家一起上疏向皇上劝谏。”

  余者众人纷纷称是,陈于陛颇重礼法,见众人这样围着自己,斥道:“上疏之事,内阁各位大臣自会商议,你等如此围着老夫,却是礼法何在?”

  听他这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